內地實行二十一年的收容遣送流浪者制度將在本月底結束,八月一日改行新的救助制度,廣州的收容站已「變身」救助站。這個救助站由於好食好住,上月收容的流浪者大增,令救助站不堪負荷。
廣州市「收容遣送中轉站」在上月二十六日摘牌,改建成救助站,原來的大鐵閘換成了家居用的不銹鋼防盜門,水泥大床換成了二百五十張單人鐵床。按廣東省財政廳規定,求助的流浪者每天伙食標準是八元,因此他們每天的餐單中都有豬肉、雞蛋。
隻身到廣州尋訪叔叔的鑫仔,由於未找到親人,已在救助站住了一個星期。他說:「這裏吃的比家裏還好。回去後,我會對來廣州闖世界的人說,沒錢了就找救助站。」
救助站負責人表示,他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求助人員不斷增加,僅六月份就救助了三百四十多人,比五月多出一百多人。
收容制度被廢除的起因是一名大學生因未帶身份證在廣州被收容期間遭毒打致死,事件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總理溫家寶因此在上月二十日簽署國務院令,廢除自一九八二年開始實施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改為施行《城市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
本報記者/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