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平民總理」溫家寶來港訪問三天,贏得無數由衷的掌聲。他去醫院慰問力抗肺炎疫症的醫生、護士,有護士說「握着他的手,感到暖洋洋」;他去探訪飽受疫症蹂躪的淘大花園,有市民感激他殷勤問候,忍不住涕淚漣洏。他還去超級市場問蔬菜價格,為向慕的行人簽名,全港傳媒贊譽如出一口。
但今天香港市民最關心的似乎不是蔬菜價格。甚至不是肺炎疫症。溫家寶駕臨香港大學,可以侃侃談論大學的歷史;大學生要提出今天全港矚目的二十三條法案問題,這位平民總理卻「沒有安排時間」,轉身就走。
七月一日,是香港人遊行抗議二十三條的日子。那天早上,平民總理溫家寶出席了香港回歸紀念日升旗儀式,儀式不許香港平民出席;那天中午,香港至少五十萬人冒着炎暑上街之前,平民總理溫家寶看都不看一眼,從從容容乘鐵鳥飛走了。他去了深圳梅林村,和村民親切握手。
明朝初年,我國有一位按察使叫周新,經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有一次忤逆了縣令,縣令把他關在獄中,準備按察使來巡視之後就嚴刑拷打。周新在獄中「詢諸囚,得令貪污狀」,然後表明身份,走出班房,把那害民縣令罷免了。那時候,蒙冤百姓聽到周新來巡,都會相視而笑說:「我得生矣!」(《明史》卷一六一)。這位按察使不會和百姓握手,更不會為百姓簽名,卻切切實實關心民生民情。
溫寶家則不同。他會把人家獻上的大束鮮花,轉贈肺炎死者的遺屬;他會問家庭主婦「日常做甚麼工作」,卻不會問百姓對董建華政府和二十三條的意見。
當然,他還會說美麗豪壯的話:「我希望香港人珍惜來之不易的主人翁地位,維護人心所向的社會穩定大局,愛國愛港,奮力使香港再起飛……」很明顯,我們的主人翁地位,在於無權選擇行政長官,無權投票否決二十三條。五十多萬人無可奈何走到街上,更是破壞了人心所向的社會穩定。我知道在江澤民槍桿子指揮下「平民總理」四字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