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筒 - 李登

吮筒 - 李登

譚詠麟在台灣混那段日子,國語不大靈光。有一回在餐廳叫了飲料,見沒有吸管,居然問小妹要「吮筒」。這個掌故老掉大牙,那天吾友阿杜又說一遍,我還是禁不住又笑起來。
眼下香港的藝人,經常乒乓往來海峽兩岸,都要硬着頭皮說官話。當中以梅艷芳說得最好,好在應對得體,用詞優雅。她曾接受鳳凰台訪問,那應對可作範本。許多博士學者,說普通話都磕磕絆絆,詞不達意,都不如阿梅,比古天樂實在好不了多少。
語言天份,我覺得不一定跟讀書有關。朋友家的印傭,本地話說得挺地道,只因帶孩子,讓小毛頭變作她的老師。我住的那屋邨,許多廣州話說得棒的菲傭,都有個少主人。
廣州話有九聲,當然不易學得好。邵爵士可說是老香港,本地話倒說得像寧波話。跟廣州話同樣難學的,是上海話。以前跟張愛玲齊名的女作家蘇青,就承認自己沒語言天才:「遊蘇三月,留杭半載,旅京兩年有奇,在上海居住足足有八個年頭兒了,但始終鄉音未改,一口寧波話。」八個年頭,你看!
那天在深圳一家光碟舖子,發覺中央台那加拿大人大山,居然出了相聲光碟,真叫中國人慚愧。Straw,他肯定不會說是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