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遇到身體出現痛楚,有時會自行食藥治理,不會尋找痛的原因。痛楚是身體的警號,即是通知你身體有些問題出現了,需趕快處理。
如運動後,出現腰痠骨痛及膝痛等問題,最理想的處理方法是找出痛的源頭,而使用止痛藥只可減輕痛楚的感覺。
當韌帶、軟骨、骨膜、骨折、肌肉、肌肉血管及神經線等身體部位受傷,在物理治療角度來看是可統稱為身體機械運作受傷,而治療方法是針對人體力學與機械學創傷來處理,例如韌帶截斷便要駁回,之後便可使用不同的方法,把駁好及傷愈的新組織回復應有的彈性。
當運動時身體突然出現劇痛,又或者是漸變的痛楚,如胸口隱痛便應求醫,不應自行食藥醫治。
當然,痛症出現可能是關節及肌肉組織受傷所引起外,也可能是被細菌感染所致,如受感冒菌、肺癆菌等感染,亦可令身體出現不同的痛症,此時便要用抗生素等藥物來殺死體內的細菌。
郭志堅
前港奧運代表團物理治療師
現為執業骨科及運動物理治療師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