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佳何不請辭? - 王岸然

劉兆佳何不請辭? - 王岸然

劉兆佳在七一前夕,接受訪問,承認民怨大升,民調顯示人民對特區愈來愈不滿,令他感到挫折。政府之內,有人認為劉兆佳政策研究工作無表現,沒有能力幫助特首順利落實問責制,更無法提升民望已經跌至三點七九的董伯的形象。政府之外,對劉兆佳已經失去學者風骨的責難,更是不絕於耳,劉教授應該如何自處?
筆者對劉教授的處境,相當同情。同為教授,沒有人對曾經貴為中大校長的李國章再有任何期望,早已視國章大帝為一個甚麼也幹得出的小政客,他自己也對新的政客身份心安理得,一於與小學生大跳土風舞,狂做親民騷;但為何民間對只是首席政策顧問,並無實權的佳叔,反而有所期望,責之甚深?
不必逃避現實了,佳叔是董伯問責制構思的設計者與推動者,亦是維護者,一年下來,他如何評價問責制下的官員?他承認難免有個人風格,也有人有未來政治的野心……更認為政府的不得民心,與個別官員的作風有關,建議有關官員反省。佳叔對同僚的批評,相當苛刻。
但他自己的責任又在哪裏?作為首席智囊,作為問責制的構思者之一,他完全預計不到今天的失敗情況?在梁錦松事件、楊永強事件,他有沒有給董伯強力勸告,要董伯當機立斷,壯士斷臂?
若然沒有,是劉兆佳失職;若然有,但董伯不聽、不理;那麼,是言不聽、計不從,這個首席智囊,當下去還有何意義?
問責不是別人的事,人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責任。劉兆佳應以身作則,開風氣之先,辭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