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探索太空的夢想再次受挫。由日本自行研發的類似美國太空穿梭機的無人駕駛穿梭機,周二在瑞典進行高空試飛時,於着陸時因技術故障墜毀。這宗意外令近年已經連番受挫的日本太空開發事業再次受到重挫。
該架無人駕駛穿梭機全長三點八公尺、寬闊二點四公尺,是由日本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及宇宙開發事業團研製。今次飛行測試是由日本和法國宇宙研究中心合作,採集穿梭機在高空以近乎音速飛行的技術參數。
當穿梭機於周二上午六時在瑞典北部,由一個同溫層氣球(stratosphericballoon)帶上二萬公尺高空,五分鐘內加速至零點八馬赫飛行。可是,降落時卻發生故障,三個減速降傘的其中兩個未能及時打開,令穿梭機急速墜地,機頭嚴重損毀,左邊機翼脫落。
穿梭機機體無法修復,但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發言人佐藤廣明(音譯)堅稱:「從科學角度看,試飛是成功的,因為我們收集到要獲取的數據;但因為這次着陸失敗,我們不肯定會否繼續試飛。」
宇宙開發事業團原先計劃在瑞典再試飛兩次,速度一次比一次快。這架穿梭機是日本「希望X」計劃的實驗機,體積只是「希望X」計劃原型機的四分一,是日本八○年代開發的可循環再用的無人駕駛太空穿梭機,使日本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穿梭機的國家,但日本所開發的穿梭機規模遠遜於美國。
「希望X」計劃原定在○四年首航,只因當局缺乏資金而被迫將計劃押後四年。當局較早前在太平洋聖誕島曾成功試飛,豈料今次卻損折這架耗資十幾億日圓的穿梭機,令日本征空夢想再受挫。
日本一直希望能躋身探索太空的大國,可是在研發大推力的太空火箭、火星探索以至間諜衞星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