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東主送出3500杯清水

熱心東主送出3500杯清水

五十萬人前日在酷熱天氣下上街遊行,在銅鑼灣渣甸街開設餐廳的施先生,在舖外擺了一張枱,拿着水壺不停向遊行人士送上愛心清水,忙個不亦樂乎,直至紙杯用完,共送出三千五百多杯清水,對比遊行人士數目,雖只屬「杯水車薪」,不過,其義舉卻得到遊行人士讚揚,而他謙稱只是為了反23條而略盡一點心意。

經常出席六四晚會
現年三十歲的施先生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原本也計劃參加遊行,但為了看舖而未能如願。曾做過皮草、酒店及製衣的他,五年前在渣甸街嘗試做老闆,開了一家餐廳,生意尚算不俗。
八九年六四事件發生時,仍是中五學生的他已開始上街遊行,民主意識就在當時形成,而每年的六四晚會,他亦經常出席。
前日的反23條大遊行,眼見熱血沸騰的群眾在舖前經過,他深受感動,由於天氣悶熱,眼見大家汗流浹背甚為辛苦,他馬上與夥計將一張枱搬出舖外,造成一個臨時茶水檔,為遊行人士送上一杯杯愛心清水及紙巾;而遊行人士索取清水也十分踴躍,他平均三十秒便倒完一壺水,結果在短短時間內,七箱共三千五百多隻紙杯全部用罄,紙巾亦派出數百包。
施指自己只是盡一點心意,同時覺得贈水及送紙巾很有意義,大遊行令店舖生意額損失四成,但也非常值得。他說,今次大遊行由市民自發組成,是發自內心的行動,規模之大是六四以來所僅見,他感到十分欣慰,因為市民為了自己、為了下一代,上街表達對政府就23條立法的強烈不滿,發揮了團結的力量。

董「講一套做一套」
施先生認為,港府是時候順應民意,董建華的所謂問責制,只是官員「問完就卸責」,出問題的官員,無人需要承擔責任,問責制得個講字,這樣的政府怎能取信於民?他在澳門亦設有分店,對於兩地特首比較,他認為澳門回歸後經濟和治安明顯進步,何厚鏵「講得到、做得到」,董建華「講一套、做一套」。
記者:周志鴻、鄭佩琪

市民頂着烈日參加反23條遊行,有好心老闆在渣甸街路邊擺檔,免費送上愛心清水。 張志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