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五十萬人大遊行,「代表中國推銷的『一國兩制』完全不可行」、「香港國家安全條例可能讓台港關係倒退」、「事件令台灣找到了反對『一國兩制』的最好理由」。台灣官員、學者的眾口一詞的指摘,凸顯香港政府已成為斷送「一國兩制」的罪魁禍首。台灣政論家指出,北京要由輸變贏,唯一的希望就是讓香港全民直選特首。 中國組記者
【本報訊】香港五十萬人大遊行,在台灣引起強烈反響。台灣行政院長游錫堃昨日在主持行政院院會時表示,港人大遊行事件背後有多重意義,「此事件代表中國推銷的『一國兩制』完全不可行;代表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人民原本享有的基本人權,在六年中已逐漸被侵蝕剝奪,也代表香港人民對『一國兩制』的徹底幻滅。」
游錫堃稱,自由民主是普世價值,而台灣人民經歷了由威權走向民主的過程,最能夠了解香港人民所表達的心聲與感觸,他呼籲台灣人全力支持香港人民維護基本人權與自由的行動。
負責制訂大陸及香港政策的台灣行政院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則指出,香港23條事件證明中國無法信守「香港維持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在「一國兩制」實施的過程中,讓港人的自主與基本人權受到嚴重傷害。她強調,香港《基本法》第23條與《國家安全條例》影響深遠,不但港人基本人權受到侵害,司法獨立也遭到破壞,台港關係可能因此倒退,以及台灣駐港機構能否豁免等風險的確存在,相關問題陸委會都將持續關注並採取回應行動。
而主張台灣獨立的台聯政策會主任李先仁表示,若香港通過23條,台灣駐港人員將動輒得咎,因此將要求行政院撤走駐港單位及召回駐港人員。
香港和台灣的學者均認為,鄧小平當年提出「一國兩制」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台灣統一問題,也希望通過在港澳實施「一國兩制」,增強對台灣的吸引力。但港府罔顧民意就《基本法》23條立法,已成為斷送「一國兩制」的最壞示範。
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說,台灣一直反對「一國兩制」,香港就23條立法,正好為台灣的反對提供了最好的理由和例子。香港的立法、行政機關受中國影響,不能代表本地人利益,削弱了「一國兩制」對台灣的吸引力。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亦表示,事件已衝擊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對台灣也是「授人予柄」,在政治層面上已造成極為負面的效果。
台灣政論家、政論雜誌《新新聞》周刊總主筆南方朔接受本報長途電話訪問時說,台灣一向不接受「一國兩制」,香港的「一國兩制」執行得愈差,台灣就愈高興,北京若在香港的國家安全條例問題上還不覺醒,不處理好這個問題,勢必增加處理台灣問題的難度。
南方朔表示,香港過去的繁榮是建立在大陸落後的基礎上,隨着大陸的發展,香港的優勢已減弱,要跟上形勢的變化,只有在政治體制上尋求突破,透過民選,尋找有能力的特首,才能迎接新的挑戰。他認為,北京在這場風波中想由輸變贏,唯有讓香港普選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