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5年計劃 股東回報為本<br>財資利潤盼增七成

滙控5年計劃 股東回報為本
財資利潤盼增七成

【本報訊】滙豐控股(005)今年會制訂新的5年發展計劃,集團旗下企業、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CIBM)新任行政總裁歐智華接受訪問時說,CIBM會配合集團目標,訂立本身計劃,但他期望,5年後(至07年底)CIBM純利會較現在增加70%。他說,上半年度CIBM的撥備前經營溢利令人滿意。對於過去5年,滙控沿用為增長指標的股東總回報(TSR),他相信在集團制訂未來5年計劃時,TSR仍會作為基準。

滙控CIBM去年度稅前盈利減少8%至37.17億美元,是滙控業務分類中貢獻最大的部份(佔35%),資本市場業務則是CIBM盈利支柱之一。

管理層重視股價表現
歐智華說,受惠於利率環境持續偏低、美元強勢回落,客戶購買債券的交投量及對沖滙率風險的需要均相應增加,「今年上半年度資本市場業務的盈利表現甚為滿意」,遠較他原來估計會顯著減少為佳。他不肯透露中期結果會否錄得盈利增長或只是持平,惟全年度市場會頗困難。他較早時訂下資本市場連股票買賣交易,未來3年盈利目標(05年底)增加50%。
滙控於99年開始制訂5年度倍增TSR的目標,歐智華相信,集團會繼續採用TSR為新5年計劃的指標,因為管理層非常重視股價表現及股東回報,事實也證明,以TSR為基準的策略正確,惟具體增長目標及掛鈎方式,則要由集團決定。

不會結束股票業務
他估計會循兩個途徑考慮,包括實質增幅指標,以及訂立一個超越同級對手、或主要市場綜合或分類指數表現的指標,環球股市走勢非個別企業能左右,若在相同市場環境下能超越對手已屬跑贏同儕。
將兼管股票買賣銷售業務的歐智華透露,在9月底前會完成全球業務檢討,然後按各國市場的規模、效益、成本結構等,評估各市場應「繼續營運抑或出售(builditorsell)」的發展策略。他重申,儘管市況不利及成本問題,令股票業務極難賺錢,滙控在有關業務也一直虧損,但集團已確立策略不會撤出股票業務,他也有信心可中期內轉虧為盈。
在07年底的5年度計劃內,他期望股票買賣及銷售會佔資本市場的盈利貢獻10%,業務重點為股票衍生工具及認股證、可換股產品,以及利用本身龐大財政實力進行股票借貸活動,明年首季會推展業務目標。

歐債包銷額增44%
歐洲業務是資本市場拓展重點,根據彭博的排名榜,上半年滙控包銷歐元債券總額,較去年同期增加44%至215億美元(由13位升至第8位),他相信未來3年有關業務可增長逾3成,令滙控躋身歐元債券包銷行3甲。
至於產品,他會大力拓展外滙衍生工具、信貸衍生工具及結構性信貸業務(按揭證券或其他有抵押資產證券),目前有關業務的倫敦交易室員工人數約560人,預期僱員總數大致不變,但有些業務的人才可能需要強化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