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香港人反了:反惡法、反特首,從天光反到天黑,他們叫董建華下台,叫葉劉淑儀滾蛋,從銅鑼灣叫到中環。超過五十萬人懷着民憤民怨,以優秀的市民質素,完成了八九民運以來最浩瀚澎湃的遊行示威。由下午三時到晚上九時,鬧市處處是人潮發出的驚雷;為自由,為民主,為公義,寫下了千秋不朽的史詩。 記者:蔡元貴、譚秀嫺
【本報訊】踏入回歸第七年,明明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滿街都是驕陽,滿街都是怒火。然而香港竟也一片沉鬱,大街上全是黑壓壓的人群,市民響應大會,穿上黑色衣服。這是最光榮的時刻,這是最悲愴的時刻。他們為香港人的良心而感到自豪,他們為自由的日暮西沉而感到哀傷。
穿上黑色衣服的市民從四方八面湧來,舉着紙牌,貼上標語,維園大部份出入口被左派團體霸佔了,僅餘可用的入口都擠得水洩不通。平時是小市民享受日光浴、享受家庭樂的維園草地,這天聚滿了對政府忍無可忍的老百姓。正如大會宣言的第一句:「今日,我們站出來了!」
以「反對23、還政於民」為主題的7.1大遊行宣言這樣寫:「今日,是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民間抗爭行動。我們選擇透過遊行來紀念回歸六周年,正顯示出,香港人已經不再沉默、不再啞忍,我們要以我們的行動,落實港人當家作主!」
在等候出發的時候,維園的天空搖曳着一隻風箏,上面寫着「天地不容」,是一名老伯向蒼天輕吼的悲鳴。藍天白雲底下,傳來的是頌唱人權的歌聲:「Weshallovercome,weshallovercome,人民言論決不可禁……」市民又和着唱:「看吧人民在挽手,爭取正義和自由……」
大遊行於接近三時開始,當先頭部隊踏出維園,向大街進發的時候,在銅鑼灣告士打道和記利佐治街守候多時的市民夾道歡呼,送上如雷的掌聲,士氣干雲。市民高呼口號:「反對23,還政於民」。他們用上多姿多采的方式表達內心的不滿,有人用口罩封嘴諷刺23條立法,有人舉起鳥籠暗喻自由不在,甚至有人把「董建華下台」標語貼到眼鏡上,無眼睇了。
沿途不斷有市民加入遊行行列,導致身在維園的參加者遲遲無法起步。第一批市民在四時十五分抵達政府總部,那時維園一帶仍聚滿四萬人尚未出發。天氣酷熱,有四十多人因為身體不適需要向警方求助,其中一人為不支暈倒的警員。
主辦單位估計有超過五十萬人參加遊行,這是以經過灣仔修頓球場的人次計算,由於有人在修頓前中途退出,也有人在修頓後中途加入,故實質數字應不止此數。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鄧厚江則估計遊行人數大約三十五萬,警方是以下午六時遊行高峯期間,街上及維園的參加人數計算,之前中途離隊的不計數。
警方原先動員了一千名警員維持秩序。鄧厚江說,由於遊行規模遠超預期,警方須臨時啟動三百名後備人手。他讚揚市民合作,使遊行得以順利和平完成。
特首董建華晚上發出聲明,表示關注很多市民參與遊行,又說理解他們所表達的訴求。但他指出,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制訂是香港特區政府在憲制上的責任。換言之,逾五十萬人發出反對23條立法的聲音,未能改變董建華立法的決定。市民不滿政府施政,董建華卻把這次反23條、反施政失誤的民憤,說成近年經濟轉型為市民帶來的痛苦,他還說現正致力推動經濟轉型成功及採取一切可能措施紓緩失業情況。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昨出席回歸酒會時說,相信參加遊行的主要是中產人士,表現較和平理性,所以毋須擔心秩序。「要擔心嘅反而係政府如何積極回應市民嘅訴求。」他承認民間怨氣相當深,對施政造成困難。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形容,逾五十萬人上街是「全民爆發」,在全世界是數一數二,參加者都明白自己在做甚麼,但「唔可以假設永遠係咁(理性)」。若政府不作回應,少數人會變得憤怒,可能會做出極端行為,大多數人則會變得失望、冷漠。
最後一批市民在晚上九時半走過政府總部,寫完歷史的這一頁。他們都會緊記大會宣言的最後一段說話:「我們愛香港、愛這裏的每一個人;因此,我們更有責任為未來以及下一代努力爭取。在不民主的政治制度下,我們當前的工作,是緊守崗位,凝聚力量,壯大民間社會,繼續抗衡專制橫蠻的政權!人民力量不可欺!」七月九日,立法會三讀《國安條例》那天,香港職工會聯盟將會圍堵立法會大樓,為捍衞言論自由作最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