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橫蠻就23條立法,監察政府的記者首當其衝成為刀子下的一羣。曾遭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及前任廣州市市長林樹森責罵的記者張寶華,昨日以香港記者協會執委身份參加反對23條立法7.1大遊行。她想起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早前在立法會會議上,拒絕回答議員涂謹申的問題時,「簡直係我廣州遭遇嘅翻版。」張寶華強調:「記者不外乎係一個人,見到認為不當嘅事,點解唔做(反抗)啫?」
張寶華昨日以一身黑衣黑褲參加大遊行,平時上班多穿鮮豔衣服的她坦言出門時非常不自然,但當她走到維園附近時,鋪天蓋地的黑衣人海令她明白到自己並不孤單:「真係好感動,連啲BB都着黑衫,連啲公公婆婆都着。」
張寶華昨日「被困」四小時才走出銅鑼灣,混在充滿汗味的人群中,她沿途拿着相機不停地拍照,要記錄每個區域的歷史一刻。
走到波斯富街時,有人大聲地宣布遊行隊伍達百萬人,張寶華和羣眾一起高聲歡呼,「我覺得今次香港好爭氣,呢個係你嘅歷史責任,唔可以依賴別人,唔可以等人哋流汗,坐享其成。你唔行出嚟,立咗法之後就冇得扳,你對唔住之後嘅下一代。」她又說:「香港一百年嚟都冇亂過,都唔urgent(緊急)。你睇吓,咁多人行出嚟反對,點解要咁快立法?」她認為,立法後會令記者自我審查,是一個倒退。
十四年前發生的八九民運,令香港的街道同樣擠滿百萬人,更令當年參加遊行的張寶華立志當記者:「我嗰時諗,做教師吖、律師定係記者好,後來覺得記者先可以話畀人知是非黑白,跟住好determined(有決心)要做記者。」
曾多次與中國領導人「交手」的張寶華,沒有採訪今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港活動,否則也會問溫總為何不在港多留一會;但見過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後,她滿有信心地說:「佢唔留喺香港唔緊要,佢喺深圳一樣可以睇到電視,佢會知道群眾嘅意願,所以今日嘅意義真係好大。」
雖然張寶華的角色不是負責記錄歷史的記者,但她似乎更珍惜當一個締造歷史的參加者。走到中環終點時,張寶華吐出一個樂觀的想法:「冇嘢係冇可能,政府唔應該覺得改23條係冇面,一個好嘅政府就係要順應民意。」
張寶華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