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語言 - 李純恩

標準語言 - 李純恩

為了提高香港人語文水平,特區政府讓曾蔭權主理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研究研究,想想辦法。
工作小組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要令電台和電視台的中英文節目主持人,在口語發音上,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可以說得字正腔圓。
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卻相當複雜。
香港電視和電台的英文節目主持人,向來有英國口音和美國口音兩大派,同樣報新聞,A台是個「英國人」,B台就是個「美國人」。以後要統一發音,是以英國為準呢?還是以美國為準?
如以英國為準,是不是一定要說成一口牛津英語?利物浦口音能不能也上上枱面?如以美國為準,濃重的南部口音,是不是就不准用?
除了英語之外,還有中文。
中文在香港,分廣東話和普通話兩大類。廣東話的發音,廣州和香港雖為同種,但在腔調上有很大的分別,那以哪裏為標準呢?如果你說要以廣州為標準,以後聽香港電台,看香港電視,感覺都像上了港粵直通車,香港人受不受得了呢?
說到普通話,問題更大。
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發展出來的一種語言,但又不是北京話。許多北京人是說不了標準普通話的。大陸的電視台、電台招聘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要求的是會說標準普通話,而非北京話。所以,大部份北京人都吃不了這一行飯。
曾蔭權領導的這個「執正語言工作小組」,規模是否「跨部門」不要緊,要緊的就是要搞清楚語言和語音腔調的複雜關係,不然,只會白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