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香港創造有利外資的環境」<br>溫家寶拒直接評論7.1遊行

「希望香港創造有利外資的環境」
溫家寶拒直接評論7.1遊行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日結束三天訪港行程,經陸路離港,官方至今未有公布溫總離港時間。今日下午三時,銅鑼灣維園將萬人空巷反對二十三條立法,溫家寶昨被記者問及有外資擔心二十三條立法及對大遊行的看法時,他語調平和地表示:「我們希望香港創造一個、有利外資進入香港的穩定環境。」 記者:蔡建豪、馮永堅、陳倩雯

【本報訊】特區政府強行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引發今日的七.一大遊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晨在參觀葵涌貨櫃碼頭期間,首次在訪港行程中提及對特區政府就二十三條立法及今日七.一大遊行的看法。他只表示,希望本港創造一個有利外資進入的穩定環境,未有作深入正面的回應。不過,溫家寶昨日參觀港大醫學院時,卻以「未有安排」為理由,罕有地婉拒與大學生對話,一反其親民作風。

「挺董」惹反差效果
嶺南大學政治及社會學系副教授王耀宗稱,溫家寶回應七.一大遊行及二十三條立法的答案有避免直接評論之意,仍以穩定為重點,背後對示威仍抱否定態度。他相信中央期望溫總訪港能達到挺董的客觀效果,但當市民將董建華與溫總比較時,極可能出現「溫總愈親民、有魅力、肯聽意見;老董愈不親民、沒有魅力、不聽意見」的反差效果,激發更多市民今天上街。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在中央已沒可能替特首「煞車」的環境下,溫總以巧妙政治語言道出看法,一來符合身份,港人亦較容易接受。反正二十三條通過立法幾已成事實,他反可避免成為群眾的反對焦點。
在昨午參觀港大醫學院期間,溫家寶向近百名師生發表講話,港大校長徐立之指出,在活動中曾向溫總垂詢是否能讓學生發問,溫總只回應:「好像沒有這方面安排。」即離開發表講話的圖書館。
港大學生會原本準備了兩封反對第二十三條立法及要求平反六四的請願信、一張寫有「我們要新聞、資訊自由」的紙板、一塊寫有「民主」的石頭,及一盆盆栽送予溫家寶,但保安員卻以安全為由,要求他們將「禮物」移到較遠地方。

港大生無機會發問
對於未能與總理對話及遞交禮物,港大學生會會長麥嘉晉坦言感到憤怒及不滿,「我哋好似做咗粉飾太平嘅布景板,淨係拍吓手,連問問題機會都冇。」他強調會要求校方解釋,並期望透過特首辦將「禮物」交予今日離港的溫家寶。
港大發言人稱,溫家寶離開圖書館時,有學生高呼提問,他曾稍停及向隨從詢問有否安排答問時間,隨從指指手表示意「差唔多」,溫家寶始離去。發言人說,已向師生表示溫總開明,可以爭取機會提問,但不可控制總理的行程。

穩定美國商會信心
此外,香港美國商會主席詹康信指,他前晚與二十多名本港商界代表和溫會面,會上他曾直接向溫表示,香港能成為外商重視的城市,言論及新聞自由、良好法制及低稅率均不可少。溫總當時向他保證,中央不會改變香港既有生活方式,亦會容許合法示威。他認為,溫的言論顯示北京對七.一大遊行早有心理準備,而且抱寬容態度。
香港英商會行政董事夏偉邦也認同,只要今天舉行的遊行是和平及合法地進行,將不會給予外商負面形象。事實上,歐美等國家也經常有類似的遊行活動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