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歷史性的開放北韓金剛山旅遊業後,南北韓另一和解合作象徵──在北韓古都開城(Kaesong)闢建工業園區計劃,周一在兩韓數百官員與商家見證下,隆重舉行破土儀式。北韓核危機至今未除,但兩韓仍能突破僵局,實踐加強經濟聯繫的承諾,有助紓緩朝鮮半島緊張局勢。
開城工業園區距南北韓軍隊嚴密布防的非軍事區以北僅一公里。這項工程是落實南北韓在二○○○年平壤峯會後達成的經濟合作協議。工程由南韓國營土地發展商主導、現代集團施工。
「這項工程反映了全國的統一願望。」代表北韓方面出席儀式的「朝鮮亞太和平委員會」副委員長李種革說。由兩韓邊界至開城沿途有許多寫上呼籲兩韓團結、共同繁榮的路牌。南韓「現代峨山」公司理事長鄭夢憲則說:「破土儀式象徵兩韓展開了積極的經濟合作。」
乘坐巴士到來出席儀式的一百二十名南韓官商人士,包括統一部與建設交通部官員;北韓則有約二百多人參加,包括中央特區開發指導總局副總局長等黨政官員。現場有身穿朝鮮民族服裝的北韓婦女,有農民跳舞擊鼓,並由嘉賓按鈕發放五色煙花助興。
周一的儀式屬象徵性,要到明年中才動工。開城工業園區結合了南韓的資金與技術及北韓的廉價勞動力,採資本主義模式,開放給所有南韓及其他外國公司。北韓希望能藉此振興經濟,南韓也期望它發展成具全球競爭力的出口基地。
園區佔地約六千六百公頃,四成會用來興建工廠,六成為住宅用地。南韓政府與現代集團首階段會投資十四億港元,在二○○七年底前建造可容納三百多家南韓廠商的廠房,工業類別包括纖維、成衣、電機及電子等。北韓希望開城工業園區主要發展輕工業及高科技工業,承諾給予商家稅務寬減及其他優惠。
自從蘇聯瓦解停止經援,加上連年水災旱災,北韓經濟陷於困境,據報有二百萬人死於營養不良及相關疾病。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