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自由書:上街吧!壓他們一壓

偽自由書:上街吧!壓他們一壓

羅孚

今天「七一」,到底有多少萬人上街遊行示威呢?五萬、十萬還是更多?再多也無所謂,保安局長葉劉淑儀這麼說。十萬、二十萬對官方都不會構成怎麼大的壓力。官方是決定不對第二十三條立法的草案再作甚麼讓步、修訂了,宣布到此為止。他們決心照原定計劃,七月九日二、三讀,匆匆通過,草草立法。
官方在諮詢過程中,一直強調他們是多數,多數市民是支持立法的,他們是順應多數的民意行為。但就在遊行前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調查顯示,五成半的人反對立法,支持的只佔一成六;具體反對在七月九日通過立法的,多到六成四,支持的只有一成七。
人們要問,官方是根據甚麼說民意多數支持立法呢?
葉劉淑儀說,「七一」上街的人有各種各樣,不一定都是反對立法的。就算各種各樣,但卻都有共同的一樣,對政府有異見,有不滿。官方可以當做沒有這回事,對他們不構成壓力,充耳不聞,置之不理?

就算有各種異見,但大多數的意見還是對立法過程的霸道,對立法內容的苛嚴不滿,官方居然可以不屑一顧,不再理睬。

歷史將記下這一筆
官方有甚麼理由非在七月,甚至非在七月九日完成立法不可?是甚麼人鐵定了這個最後的時日?
官方在立法會內有足夠的保皇黨,保證他們可以如願以償,葉劉淑儀因此不怕民意的反對,不把十萬、二十萬的遊行示威者放在眼裏,這對她並不構成壓力,她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但她得接受他們是在逆民意而動,反民意立法的事實。他們不是順應民意而施政的。歷史將記下這一筆,而一大證據就是「七一」的大遊行。
「七一」的遊行規模愈大,歷史記載的這一筆也將更大。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官方的冥頑不靈不可能改變他們的立法行徑,遊行示威似乎是沒有甚麼用處的,但事不可少。沒有遊行示威,官方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自稱他們是在順應民意行事,有了,他們就無法瞎吹。遊行愈大,參加者愈多,他們就愈難逃歷史的公道。他們今天能否認港大的民意調查麼?不能,只有若無其事。他們能把今天十萬或更多人的遊行示威說並無其事麼?當年袁木是把有說成無,多說成少,說天安門廣場只死了二十三人,他們今天能把十萬或更多的遊行者說成只有一千或更少麼?只能做出不在乎的樣子,說不構成壓力,或很小壓力。袁木因此有個外號,「袁廿三」,葉劉淑儀可以因此而得名,「葉劉無壓」。
今天「七一」大家上街吧,就是要壓他們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