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香港人認為特區政府在23條立法過程中着重中央政府意見多過香港人的意見,只有12%認為着重香港人意見多過着重中央意見,而認為同樣重視或不重視的,更只有5.7%。
64%反對政府決意七月九日通過立法;只有17%支持。此外,就《國安》條例草案各項具體內容的,每一項都是反對的比數超過支持的至少一倍。反對警察無搜查令入屋調查的達85%,相對支持者只有7%。
這麼強烈的反對意見,73%卻估計反對聲音不會影響立法程序和內容,只有17%估計會有影響。以上這些港大民意調查研究計劃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的調查結果,顯示的是何等的沉鬱與無奈!
然而,同時在傳媒、在社會各界,迅速蔓延着相約七月一日遊行抗議的熱潮。為何估計政府不會聽的人仍執意要說呢?這令我想起我在立法會「七一遊行」動議辯論中引用劇作家及人文主義者捷克總統賀維爾Havel1986年在一個訪問中所說的話:「希望是努力爭取美好的事物為其本身美好而不是只為有成功機會的能力。在越不利的情勢之下表示的希望,就越是牢不可拔。」("Hopeisanabilitytoworkforsomethingbecauseitisgood,notjustbecauseitstandsachancetosucceed.Themoreunpropitiousthesituationinwhichwedemonstratehope,thedeeperthathopeis.")
所以,我想,七月一日的遊行,並不是單單喊出我們的憤怒,也是莊嚴地燃點起香港為爭取美好未來而努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