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暴露高官文化「害死人」

沙士暴露高官文化「害死人」

在董建華管治下的六年,市民心中如打翻了五味架,雜味紛陳。九七回歸那天祈盼的「港人當家作主」,到了今天,「挺董」的人還在,不過「倒董」的人更多。六年來,社會、人心變化巨大,本報一連多日就此作出了系列報道。香港明日便踏入回歸第七年,市民是時候身體力行表達心中的不滿。 記者:譚秀嫺

同樣在特首董建華兩個任期的首年,香港出現了歷史留名的傳染病,先有禽流感H5N1,後有非典型肺炎。特首第二任的處理沒有比第一任來得聰明。沙士更暴露了特區政府「害死人」的高官文化,但政府並無吸取「鮮血的教訓」,有醫生氣憤地說:「政府嘅管治、廿三條立法,冚把冷如出一轍!」
醫療政策評議會史泰祖說,沙士在各地都令當地政府或醫院手忙腳亂,只不過在香港個案實在很多、死亡率很高,「所以要問吓自己點解」。他認為,政府經常把市民、傳媒當成敵人,使自己處於防衞狀態,處處維護自己的做法。

隔離病人議而不決
早在北京興建小湯山醫院之前,香港已有人提議用度假營隔離病人,但政府始終無接納別人意見,繼續讓沙士病人住在普通醫院的大房之內。史泰祖指,「我哋(醫護感染率)全世界最高。」
剛卸任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的梁家騮亦說,威院三月十日爆發,六日後手上的資料是:有一個不知名病毒、傳染性很高、病情可迅速轉壞及一成多病人要入深切治療部。他問過專家,知道單憑上述三項資料,已應採取最嚴謹的措施以防擴散,「點解咁簡單嘅嘢(政府)都睇唔到?我真係唔明!唔明!」
史泰祖認為,是政府的防衞及與市民敵對心態,讓香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政府始終沒有跟市民聯繫起來,「到𠵱家,政府嘅管治、廿三條立法,冚把冷如出一轍!」沙士也暴露了醫療系統的問題,梁家騮指出,香港醫療資源「用得太盡」,一旦出事便騰不出空間來處理。

醫療資源不能善用
立法會議員兼醫學會會長勞永樂說:「(醫院)啲人想調返中央統籌沙士控制都有困難」;衞生署亦缺乏人手、資源去追蹤病人;衞生署診所、私家醫生等,一直受忽略,故未能及時分擔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
三位背景不同的受訪醫生不約而同認為,政府今次處理沙士有失誤;認為政府應該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
《回歸六周年系列報道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