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擱置惡法才是真正大禮 - 盧峯

蘋論:擱置惡法才是真正大禮 - 盧峯

有不少人把「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視為解救香港經濟困局的靈丹妙藥,有的更把CEPA的落實簽署視為北京政府送給香港的大禮。我們雖然同意CEPA對加強內地跟香港的經貿聯繫有好處,但實際的經濟得益是有限及短暫的;而且在CEPA中得益的不僅是香港,內地也同樣受惠,故此我們認為CEPA協議根本是個互惠互利的安排,並不是甚麼大禮。

中國市場風險大
應該看到,CEPA協議雖然讓香港部份服務業有機會更快進入內地市場、有機會更早一步建立經營據點;但是作為市場先行者絕不是沒有風險、更不是沒有困難的。他們要面對的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不完善的市場規範、變幻不定的政府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的先行者較一般經營者更容易因碰上意想不到的困難而失敗或倒閉,甚至賠上重大的損失。
更不幸的是,中國服務業市場潛在的風險及障礙比其他市場更大、更多。這一方面由於內地的法制、法規、商業倫理極不完善,另一方面也由於內地政企不分的情況依然普遍,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經常左右及妨礙市場的正常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服務業經營者即使可以優先進入內地市場,也不容易站穩陣腳,更不要說大力擴展業務了。事實上八十年代初內地剛對外開放時,香港很多中小企業紛紛成為開荒牛,到內地設廠,但其中不少正由於內地市場及政策上的種種障礙而鎩羽而歸,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情況才逐步改善及穩定;由此可見到內地市場當開荒牛實在是風險極高的一回事。
此外,讓香港服務業提早進入內地市場雖然為香港的經營者帶來新機會,但對內地服務業市場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局部對香港開放可以為內地服務業帶來一定的衝擊,促使有關經營者逐步改善質素及水平,以迎接全面開放所帶來的挑戰。換言之,對香港優先開放就等同為內地服務業舉辦「熱身賽」,以便它們盡快提升水平、提升競賽水準,這不是對內地服務業的長遠發展大有好處嗎?

棄惡法保港優勢
因此我們認為,CEPA協議只是一個互惠互利安排,並不是甚麼大禮,北京政府或中國總理溫家寶先生若真的要送給香港人甚麼大禮,那倒不如下令特首董建華暫緩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因為只有這樣才真正能確保香港的競爭優勢、才真正能挽回市民對前景的信心。還有甚麼比擱置惡法更好的大禮呢?
(圖)CEPA協議只是一個互惠互利安排,並不是甚麼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