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了解需要再做財務策劃

理財智慧:了解需要再做財務策劃

要做好財務策劃,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及自己的需要。如果是使用專業的財務策劃服務,客戶可能被要求回答一些個人財務問題。這樣有關的財務策劃師才能為客戶設定合適的財務計劃。
例如客戶究竟有沒有物業?而物業是自住的還是投資的?物業究竟有沒有尚餘按揭貸款?如果沒有的話,將來的物業計劃又如何?在退休後會否改買為租而把物業套現?又或者是留給兒女?有沒有遺囑描述處理物業的方式?
此外,客戶現時保險所保障的範圍,究竟是否足夠?保險包括人壽保險、永久傷殘保險、收入保障保險、房屋及家居保險等。其他可能有關保險,還包括公眾責任、家庭傭工、專業保險等。

自製財務報表
除了物業及保險之外,要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還需要有兩張財務報表──就是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
個人的資產負債表,顯示出個人的資產與債項的比例。如果物業的按揭尚未完成,又或者在大學時候借入政府的低息貸款,畢業後到社會工作之時,便要歸還。特別年紀比較輕的人士,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可能會出現負債大於資產的情況。若買了物業,更很易會出現負資產的問題。要考慮的要點,是資產是否大過負債,亦即正資產的規模。就算短期出現負債大於資產,亦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現金流量是否健全?
製作個人的現金流量表,是要衡量個人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康,有沒有出現結構性的問題。最低限度,個人的收入與支出該要匹配,不要造成支出大過收入的狀況。只要收入大於支出,便能做到資產的累積,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債項。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