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筆者所料,美國聯邦儲備局於上周決定把利息調低四分之一厘,令聯邦基金利率降至四十五年新低的一厘水平。
由於美國經濟在美伊戰事後遲遲未有起色,格林斯潘亦多番暗示美國息口仍有下調的空間,所以今次減息可以說是來得毫不突然。但四分之一厘的減幅,卻是較市場原先估計的溫和。這是否意味着美國的減息周期會提前結束呢?而由於美歐息差沒有像預期般拉闊,美元亦馬上受到追捧,對各種外幣應聲反彈1%。減息後美元後市的走勢如何,相信亦是各位讀者十分關注的事。筆者正好在這裏詳細分析。
首先,筆者認為聯儲局今次的減息行動,最「特別」的並不是減息的幅度比預期為小,因為美國實際上可以用來刺激經濟的板斧已經愈來愈少了。
布殊總統的減稅方案在國會遇到空前大的阻力,最後只好把規模減半出籠,財長斯諾改以「弱美元」政策,希望以出口刺激經濟。但若美元過份下跌,又會令美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無法彌補,造成更大的經濟危機。「減息」便成為美國挽救經濟的最後撒手鐧。而息口已經低至沒有太多空間可以減的地步,所以老謀深算的格林斯潘絕對不會把這些「殺着」一次過用完。減息四分之一厘是絕對合理。
值得大家留意的,是聯儲局在議息後的聲明比較模稜兩可,一方面肯定美國經濟活動已經明顯地活躍起來,但另一方面卻對「通縮」表示憂慮,與上一次議息後肯定經濟仍然有減弱的風險截然不同。筆者估計,可能大部份聯儲局的委員雖然對經濟復甦增加了信心,但又怕把經濟唱得太好,市場利息會反彈得過快,反而對經濟復甦造成障礙。加上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雖然好壞參半,但消費者的信心卻明顯回升,以內部消費為主的美國經濟,絕對有可能因此踏上一條比較穩定的復甦之路。
由此可見,美國從二○○一年初開始,歷時接近三年的減息周期極有可能開始步入尾聲。筆者大膽估計,美國息口極其量只會在九月後多減一次,幅度亦頂多是四分一厘而矣。
再從另一角度去分析。由於美國仍然擁有龐大貿赤及財赤的「雙赤」問題,如果息口跌得像日本一樣低,美國國庫債券的吸引力必定大降,再加上強美元政策已遭摒棄,勢難再吸引外資流入美國填補「雙赤」,屆時美國金融市場必定一片混亂。所以筆者相信,美國息口再大幅下降的機會絕對是微乎其微。但話雖如此,筆者相信,聯儲局一定會把低息的環境盡量保持一段長時間,令經濟復甦的路途會更加平坦。
至於美元方面,除非美國經濟短期內有很明顯的改善,相信美元中期的弱勢不易扭轉。投資者仍然會非常擔心美國的雙赤問題。而斯諾的有秩序讓美元貶值的新國策,亦會令美元上升遇上很大的阻力。但由於今年上半年大部份歐幣如歐元、英鎊及瑞士法郎等都已累積了不小的升幅,今次應該會借美國減息幅度比預期小而造出一個較大的調整,但應無阻它們中期的升勢。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