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當着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面前,連任特區行政長官的董建華是這樣說的:「我決心竭盡所能,千方百計推動經濟轉型,改善營商環境。」尋常百姓都心裏有數了,但凡董建華信誓旦旦要決心做的事,十居其九都不會有好下場;一年後的今天,樓市還是繼續死寂,失業人士還是繼續排隊搵工,小商家還是繼續望穿秋水。 記者:蔡元貴
營商環境每下愈況,是特首董建華民望一沉不振的其中一個原因,擁有兩架勞斯萊斯的連鎖餐廳集團「扒王之王」董事總經理李德麟最近用了特首的名字做噱頭,推出優惠活動,他笑說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董建華的民望。李德麟強調環境惡劣並非特首一人的錯,但他也認為,董建華可以做得更好。
「梗係有啲唔滿意,好似八萬五政策,都唔知邊個諗出來,呢條橋做瓜晒全港物業擁有者。」李德麟也是受害者,他在九七年以五千萬元買入的花園道愛都大廈,最近以二千萬賣出,「好多市民一生積蓄化為烏有,不只零資產,重搞到一身債,好可悲。」
「董建華是一個傀儡多於一位領導人,奇怪的是,背後牽引這個扯線公仔的人,很多時候是富商多於中央政府,這一點,很多人回歸之前都意料不到。」有「股壇長毛」之稱的香港交易所董事DavidWebb認為香港經濟之禍,源於獨裁的政制,「推選董建華的人都是富商,董建華要對選民負責,不過選民不是香港市民,是富商。」
DavidWebb指董建華一再偏袒富商,並列舉了特首五大破壞香港營商環境的惡行:一、未經招標擅批地給李澤楷興建數碼港;二、金融風暴動用一千二百億元公帑干預股票市場,玷污自由市場之名;三、不停推出救市招數,只為方便發展商;四、拒引入公平競爭法;五、胡仙案沒提檢控。
「老實講,我覺得董建華係一個好仁慈好善良嘅老人家,但係佢唔識政治。」香港中小企業勞資協進會會長趙志雄是玩具廠商,回歸前一個月的出口定單多達三、四百萬元,現在萎縮至三、四十萬,他批評特首不擅政治以致搞垮經濟:「佢唔曉得政治運作,又感情用事,呢樣嘢同營商環境息息相關。好似佢保住偷步買車嘅梁錦松,梁錦松係主宰香港經濟政策嘅人,佢形象咁差,人心都不服,點會搞好經濟?」
香港現時的寫字樓租金遠比回歸前低廉,房屋較前容易負擔,工資成本也下降了,經濟卻未見起色。DavidWebb認為,香港營商環境最明顯的弊病是缺乏自由競爭,壟斷情況根深柢固,「說到底,香港的最高層全無競爭可言,政府不是選舉出來的。沒有全民直選,就沒有自由競爭產生的決策者,香港就沒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自由市場。」
「以前我覺得香港人好幸運,好有錢,個個唔使憂柴憂米。今日覺得香港好窮,以前嘅自豪感,香港人都冇咗。」李德麟強調自己是「商家佬」,不想談政治,但說到近期鬧得沸揚的二十三條,他也說:「純粹商業立場,廿三條冇好過有,話咗香港五十年不變,應該唔好變得咁多。有外國朋友問我,以後講錯嘢係咪要坐監?我已經準備好,第日為咗做生意,講嘢就住嚟講。」
《回歸六周年系列報道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