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吃飽了,來澳門的豬朋總問:「到哪裏去吃甜品?」我飯後不吃甜品,沒意見。「到手信街那家甚麼杏香園吧。」豬朋照例提議。這時候,我有意見了:二三十塊錢一碗馬蹄沙,我吃不起;有這個錢,寧願去「荷里活」吃更便宜的酥皮魚翅鮑魚湯。
這夜,豬朋再提無理要求,還是黑眼圈六記明會吃,領到「泉記」吃喳窄。
這店,實在不好找,在亞豐素街和連勝馬路交界,找到鏡湖馬路的消防博物館,再向司打口方向走不遠就到;也好在這店夠老,紮根三十多年,開計程車的總會知道。
糖水,才賣五到十塊錢。管店的阿祥說:「喳窄,其實是葡人的『午點』。」是他們家借了來,改成中國味的甜品的。喳窄,讓人誤以為來自馬來亞,恐怕是因為浮在芋頭和紅豆上的,還有那一撮椰絲。是耶?非耶?姑妄聽之。
我很小的時候,隨母親在氹仔益隆炮竹廠做過童工,專門往一餅餅綑好的空炮竹裏插藥引,午後,總有小販挑來喳窄和炒麵,喳窄添了椰茸,炒麵撒了芝麻,連火藥一起吃,人,快高長大;一直記住那樣的好味道。
「泉記」的喳窄沒放椰絲,不過甜,也不糊口,未必貼近葡餐原味,卻忽然喚起我記憶裏,童年時吃喳窄的風味。阿祥祖輩做甜品做了七十多年,據說,雞蛋夾餅,還是他家首創的。「泉記」的格子夾餅,微焦,稍脆,餅皮薄,但餅心軟膩,抹上油糖花生醬,蛋香油熱,絕非香港街頭賣的可比;終於,在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的暗夜裏,我在這家店,吃到最好的格子夾餅。
「泉記」地址:澳門連勝馬路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