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月旦:董建華政府不在乎? - 古德明

常山月旦:董建華政府不在乎? - 古德明

古德明

六月初,香港市民相約集會,悼念六四死者兼反二十三條。董建華政府於是宣布集會期間開免費演唱會,由戲子譚詠麟等唱「我愛她」、「我沒有人愛」之類流行歌;賽馬會也把賽事押後,和集會同時舉行,保證馬迷、歌迷分身乏術。「要聽演唱,今年不去集會了。」有歌迷說。
七月一日,香港市民再次相約遊行,反對二十三條。董建華政府於是故技重施,開免費千人宴,送戲票萬張等等,保證又有人「要去吃飯看戲,不能遊行了」。
《唐國史補》卷下有一個故事:猩猩愛喝酒穿屐,獵人就把美酒木屐放在路旁誘捕。最初,猩猩憤然大罵:「誘我也!」遠遠走開,但愈走心裏愈覺捨不得,一起走回來,喝到酩酊大醉,雙腳穿着木屐更走不靈活,一一成為獵戶籠中物。以今證古,這則寓言絕對不是向壁虛構的。
董建華政府揚言不在乎多少人遊行,二十三條草案鐵定通過。但花千萬元請人看戲吃飯,似乎不是「不在乎」的表現。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從來不是董建華的政治哲學。

最近,香港《基本法》網站的中英文公開論壇先後關閉,似乎也不是「不在乎多少人反對」的表現。輿論他們其實很重視,只是這重視不在於順應輿情,而在於堵塞禁制,否則二十三條也不必制定了。
南宋初年,京東、山東百姓起義,權臣黃潛善「匿不以聞」,努力營造太平景象。後來百姓火燒真州,離高宗皇帝行在不過六十里,亂局再也隱瞞不住,直臣紛紛上奏彈劾黃潛善,不料高宗就是愛黃潛善這類人物,彈劾者反而獲罪(《宋史.姦臣傳》)。
月前六四集會有五萬多人,董建華政府說只有一萬七千,和黃潛善差不多了,中共當然也和宋高宗差不多。
七月一日,遊行人數假如有三四十萬,他們一定又來個七折八扣,上下都以「匿不以聞」為喜。不過,外國記者的眼睛,他們遮擋不住;幾十萬市民遊行反對中共委派的地方官,外國人會有甚麼意見,董建華政府以至中共都很清楚。他們顧慮的向來只有外國人。
所以,董建華政府要在路旁擺酒。他們說不在乎有多少人遊行,我們不做猩猩的就遊行給他們看,看看他們有多麼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