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法定地位確立<br>財政司金管局分清權責

7.8法定地位確立
財政司金管局分清權責

【本報訊】為回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金融體系評估計劃」(FSAP)對本港發表的金融體系穩定性評估建議,金管局昨日公布,在財政司司長與金融管理專員互換的兩封公開而具法律約束力的函件、其中訂明貨幣政策目標為保持港元滙價穩定,函件又「白紙黑字」釐清「外滙市場港元兌美元滙率保持在7.8港元兌1美元左右的水平」。學者及金融界人士認為,此舉有助減低短期投機炒賣藉口的可信性,令港元滙率更趨穩定,昨日遠期美電溢價也隨即收窄。

常駐香港的IMF代表李威廉表示,歡迎當局在函件內進一步釐清貨幣政策目標及明確滙率水平,認為有關做法恰當,在其他實行貨幣發行局制度的金融體系,也會訂明穩定貨幣所代表的滙率,至於界定財政司司長及金融管理專員的職能,以及當前者指示凌駕後者授權時需披露原因的規定,都可發揮互相制衡的功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回覆財政司司長函件中表示,明白及同意有關內容。

貨幣金融事務權責分明
有關財政司司長與金融管理專員,就貨幣與金融事務的職能及責任分配上,另一函件指出,前者負責釐定香港貨幣政策目標及貨幣體制,後者則須自行負責達成目標的有關策略、工具及執行方式。在「權力轉授」的條款內,函件列明若財政司司長選擇「凌駕金融管理專員而向他發出指示」,或「自行行使」已轉授之權力,必須公開披露原因。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麥萃才認為,在當前經濟狀況疲弱及對進口倚賴的市場模式下,本港在短期內並無條件承受脫鈎的巨大衝擊,因此維持聯滙是唯一的選擇,當局將7.8港元兌1美元滙率明確寫在法定函件內,他相信是向市場發出一種更清晰的「姿態」,特別是對短線投機提供炒賣空間的市場謠傳,可減低其可信性;毫無疑問,強化7.8滙價的訊息後,遠期滙市的波幅及溢價難免也會收窄,惟此舉對因商貿活動而真正需要對沖外滙風險的用家來說,成本也得以減輕,而從監管機構角度,首要目標正是貨幣穩定。

1年美電溢價應聲跌
新加坡發展銀行大中華區財資銷售主管馮孝忠說,當局申明7.8滙率的水平,會進一步杜絕炒賣港滙的衝擊,鑑於短期港滙已無理由存在溢價,故一、兩個月遠期美電已轉為折讓及平水,1年遠期美電溢價則由135點子滑落至約100點子。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也指出,若函件具法定效力,一定程度可約束市場上投機炒賣港滙的空間。

《IMF報告重點》--建議證監公開譴責違反上市條例者
證監主席沈聯濤

《IMF報告重點》--建議釐清財政司司長與財經事務局局長角色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

《IMF報告重點》--建議釐清財政司司長與財經事務局局長角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

香港金融的碁石聯繫滙率,每美元兌7.8港元的滙價法定地位獲確立。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