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帳透頂公關騷

混帳透頂公關騷

董建華在就任第二屆特首時,強調要多做民意工作,加強社會凝聚力。但結果一年來,我們看到的卻是社會分化愈來愈嚴重,凝聚力有減無增。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系講師 蔡子強

問責局長的水平委實十分有限,他們以為只要在一群記者的簇擁下,走出辦公室,打打保齡、放放風箏、跳跳舞、掃掃街、見見報、做做廉價公關show,便是做了民意工作。這其實是十分膚淺,甚至走火入魔的看法。

看不起反對聲音
本周一的一幕,更盡顯這些廉價公關show的虛偽。當日本港疫區除名,阿董在前呼後擁下走到淘大亮相,原本以為扮扮親民,與一位市民熱情握手,怎知對方突然發難,問他為何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SARS,堂堂一個特首竟然嚇到甩開對方雙手,真的丟人現眼。究竟他知不知道甚麼是凝聚民意工作?為何他不把握這個機會,向公眾解釋他的政策及決定?
但諷刺的是,相比起葉劉淑儀,阿董的表現反而不算太過份。本周二葉太在立法會廿三條草案委員會「發爛渣」,指議員「語無倫次」、「不守規矩又無禮貌」,因此拒絕回答有關廿三條草案的問題,過程中的傲慢、輕蔑、藐嘴藐舌,完全暴露出她看不起群眾,看不起反對聲音的嘴臉。難怪這幾天,打電話上電台「烽煙」節目的聽眾,紛紛以江青、disgusting來形容她。

到了今天,已經不是觀點與角度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問題;葉太那股霸氣,以及在最後關頭衝刺時,才拿出廿三條最狠辣的條文,在保皇黨護航下企圖「快刀斬亂麻」的拙劣手法,更暴露出問責制的虛偽。試問這是哪門子的民意及凝聚力工作?試問政府如何有尊重過反對聲音及群眾?
不管葉太是否真的如傳聞般,會在廿三條通過後掛冠而去,暫別官場,因此擺出一副「唔志在」的模樣,但我想鄭重提醒她,一日你是政府高官,享受納稅人供養的俸祿;一日你對公眾、議會都有一份不可推卻的責任,不容你胡作非為。

人民有雪亮眼睛
也好,發生這件事,最開心的應該是反對派。阿董近日不惜不斷親身發布種種利好消息,都是為疏導群眾怨氣,減低七月一日的震盪。但葉太今番言論,必然會刺激更多巿民看不過眼,在七一上街遊行,葉太今次完全是在替董特首「倒米」。我有時會想,究竟葉太和馮華健是否真的是「卧底」民主派。
我真想奉勸一眾問責高官一句,如果你們心底裏根本沒有誠意面對公眾,根本看不起群眾,看不起反對聲音,那麼就算日日打保齡、放風箏、跳舞、掃街、唱卡拉OK……都是於事無補的,畢竟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