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學青年:有份工就好

輟學青年:有份工就好

當現今社會連大學生的飯碗也不保時,對於一群未滿二十歲、一張會考證書也欠奉的輟學青少年來說,談起前途,只有洩氣的份兒,談理想,更是奢侈。家祺、淑華、阿萍、阿欣和阿暉是這批輟學少年的一分子,常「蒲」青年中心,他們不懂表達對失業問題的看法,但說起董建華,他們第一個印象,卻都是負面:「做得唔好」、「做事求其」、「唔鍾意佢」。
十七歲的阿暉,只有中四程度,剛脫離失業行列,在長沙灣批發市場賣魚。他心知自己學歷不足,已放棄自己鍾愛的資訊科技及漫畫業,現在最大的目標是賺錢。「我可以打兩份工,每日工作十四個鐘,留番十個鐘瞓覺,綽綽有餘。」

理想已不重要
他看來不喜歡別人將他標籤為不讀書的年輕人,「點解(我哋)會唔讀書吖?唔讀一般(文法)中學又有乜可以讀吖?點解唔係教育制度出問題吖?」說起董建華,他說:「失業咁多,又有赤字,覺得佢做得唔好、求求其其囉!」
和他一樣在青年中心打發時間的阿欣,十六歲,讀到中三,剛完成展翅計劃中的美容課程,提起董建華亦淡然地說:「對佢冇feel喎!唔鍾意佢。」她說能否實踐理想也不重要,最重要有一份工;最近她在社工的協助下,找到一份全職的問卷調查員工作,但合約期只有一個月,「有份工就好囉,點理得咁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