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策劃與一般投資顧問工作有所不同。投資顧問是假設客戶有一筆資金想投資,投資顧問便按客戶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回報率要求,然後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進行投資。財務策劃則是一項綜合的服務,比單純的投資顧問角色還多些功能。如要進行綜合的財務策劃,便要首先理解客戶的財務狀況,為他進行徹底的財務分析。
財務策劃師在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之後,便作出合適的建議去強化客戶的財務狀況,向客戶解釋有關的建議及執行細節。當有關財務計劃執行之後,還要定時定刻地檢討,如有需要便要作出計劃的更改。傳統的財務策劃涉及六個步驟,包括:
(1)資料搜集。把客戶的財務資料整理,從而作出仔細的財務狀況分析,判別客戶財務狀況的強弱。
(2)設定目標。例如客戶怎樣希望退休之後的生活需要?如果要達到一定的目標,維持客戶退休後生活質素的話,投資組合的回報又要有多少?
(3)找出潛在的財務問題。例如客戶想退休之後擁有富裕的退休生活,那麼現時投入的資金便理應較多;假若要現時投入資金較少,那麼便要投資在高風險、高回報的地方。「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行的。如果現在不想冒太大風險,但投入的資金又要少,那麼便要調低退休後生活水平。
(4)準備列出不同的財務建議。在分析客戶的需要、財務狀況及考慮到潛在問題之後,便找出可能的財務建議。
(5)落實所選定的財務建議,進行有關理財與投資方案。
(6)定時重新評估有關財務建議的效用及成果。
以上六個步驟,就是財務策劃的基本執行方式。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