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穩定,時晴時雨,老董及掃把頭這幾天大概很希望七月一日颶風殺到,滂沱大雨,把所有準備上街反23條的人淋個不亦樂乎,天收他們!我們這些將來肯定被列為反政府分子的叛國之徒則在近日奔走相告,呼朋引類,相約在七.一上街,為我們,為國家,為香港,為我們的下一代,為苦痛了數百年的中國人,表達一個好人民應有的呼聲:不要23條,不要狗官,我們要自由,要民主!如果真的下大雨,你會出現嗎?
撰文:仰止 插圖:Pan
逢星期一至五出版
《絕種好男人》
好睇度:**
像上述那段無限上綱的說話,反映了中國自五.四以來知識分子為國為民的主流意識,也干預了現代中國文學的創作和批評,周蕾小姐在《原初的激情》及《寫在家國以外》都有精采的分析,但如果我們相信無論是寫實主義反映論,還是作品乃作者對所處環境的對話,像這種男性救國意識的產生,必然有其現實的對應。中國若不這麼積弱,知識分子怎會這樣心急救國,甚至將不在這個圈子以內的東西都排除了去;沒有23條,我們也不會七.一上街。於是當你罵《絕種好男人》中的任賢齊簡直是白癡男人,而不是好男人時,卻看到影碟店門外那群男女,在看這部電影時開懷大笑,便明白王晶這條妓女愛上有錢而善良的男人「風月俏佳人橋段」永遠都有人捧場,實是必有其原因。
站在編劇的立場,本片幾乎沒結構可言,那些笑話簡直是硬滑稽。站在女性的立場,則更是侮辱女性之極至。任賢齊不懂演喜劇的硬表情,將這個除了好人以外,幾乎不是人類的角色變得更幼稚,但正是這種無能的男人在發春秋大夢,想像自己發了達,並有張栢芝這種靚女先是為錢,後受感動而真愛自己,一種對錢和女人的自瀆式的操控。難得女性觀眾一樣看得過癮,你拿它奈何!
《男女字典》
好睇度:***
我的電腦是古董,每次上網看這部片集,五分鐘左右便不斷地跳格,十分鐘便停擺,VCD和DVD可補其遺憾。VCD只得一集,計落DVD抵一點。非常中產的世界,男女走在一起都是愛情和上床,女性問男性高潮的事,好像很開放,卻忘了還有我們這些鹹濕佬,將開放變成賣點,一心睇朱茵的低胸裝。你說我們賤格?可製作者正是以這些來吸引顧客呀?!看了兩集幾好睇,想睇的都睇得到,會繼續追下去。
《紐約風雲》(GangsofNewYork)
好睇度:****
我在三點半的檢討會上說自己看了馬田史高西斯的《的士司機》十六次,其實也只是個約數,事實恐怕不止。《的士司機》是一部反建制的電影,沒人反對。但今天若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看,它也是一部白種男性的暴力發洩電影,類似中國知識分子救國意識的作品,所以男性觀眾會份外過癮。《紐約風雲》在奧斯卡一敗塗地,馬田為紐約尋求歷史的再定位,似乎不受歡迎。這種事先張揚的史詩式作品,總沒好下場,尤其影片急促的腳步,確然少了點「詩意」。透過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和丹尼斯路易斯的黑幫恩怨爭鬥,述說近百年的紐約歷史,最後這兩個小人物的決鬥場面,卻遇到更大的歷史風暴,說明了在大歷史之下,一個人的歷史只是小兒科。反映了馬田史高西斯跟以往有點不同,暴力的畫面背後,多了一分無奈和同情。影片當然很堆砌,但場面調度,感情的描寫,仍然看到大師的不凡功力,氣勢磅礡,力量撼人!三區中文碟七月四日才出版,遊行完後才有得賣。手上的一區畫面靚,音效有水準。
《驚天殺局》(TheRecruit)
好睇度:****
那場女主角配合阿爾柏仙奴玩哥連費路後,在測謊機上玩番轉頭的戲,既有Buildup,又可以講到男女角的感情,是個計算得精確的劇本。羅渣當奴遜拍得極有水準,虛虛幻幻的劇情,有時觀眾都被耍得昏頭轉向,但可能因為玩得太多,劇情發展到後半段時,反而不那麼新鮮,也不太過意外。我看的也是一區美版,畫面過得去,音效則不是極出色。三區則要等到七.一才出版,集會完了,拿了政府的免費餐,才去影碟舖買一張,好放鬆心情。
《祖與占》
好睇度:*****
據說將有12部杜魯福的作品,以中文字幕三區DVD和VCD出版,這部片是第一部,可惜翻得一般而已,比那些日本經典電影影碟好一點,卻不穩定。我又要想當年了!那段無論多遠,無論要多麼早起床,都跑到戲院看星期日早場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杜魯福便是那時早場的大熱門導演,《祖與占》絕對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好像不緊湊的劇情,卻透視了二男一女的情感矛盾和鬥爭,活潑跳脫之下是死亡的陰影。杜魯福對女性的恐懼,癡迷,對愛情近乎變態的執着,不算很大男人,只是一個男性的自我想像而已。《祖與占》同時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示範作:搖擺的追蹤式鏡頭,不連貫的場面,即興的凝鏡,跳接等。不看不算是影迷。
《變形俠醫》前段太多口水;那個綠色巨人很假;打鬥場面很黑暗……我在觀看時也不斷地問,如果我也有李安的成就,我會拍這部幾乎注定失敗的作品嗎?結果很快便覺得是廢話。李安拍的時候一定不會認為這部作品注定失敗,現在票房未必很勁,也不致大敗。而且李安一向有很強的,希望嘗試各類片種的創作慾,遇到這個機會自不會放棄。《變形俠醫》變身的一場戲很有衝擊力,李安也想透過主角,來講述人生命定的悲劇,一種人類自己妄自尊大,改變基因帶來的存在主義式悲情,結局的弒父場面尤其畫龍點晴,只是李安拍得太正統,也太沉重了,不像一部漫畫。
相反,《神探俏僑娃2指環密令》簡直便是一部漫畫書的電影化,McG很勁,將影片拍得熱鬧,五光十色,動作場面已經是不去計較打得是否真實,而是發揮無窮想像力,拍一些想像力十分豐富的鏡頭,那場障礙電單車賽真好睇,勁呀!三個女主角繼續色誘觀眾,繼續白癡,好睇過第一集!又係一部典型後現代電影,無深度,亂晒籠,顏色多,極賞心悅目!
必買3張CD
17首中文歌改編曲,對應17首日本原版作品,聽過後才發現原來中文歌曲可以連原版的編曲方法都照搬過來,一樣動聽。譚校長的《雨絲情愁》便不比五輪真弓差,梅豔芳的《赤的疑惑》比山口百惠還好。不過大部份還是原版更勝一籌。錄音經HDCD執過,效果很好。
無可否認家駒是不可代替的,有他在的時候,總覺得Beyond多了一分溫柔,歌曲本身演繹起來也更有旋律感,現在餘下三子,大部份唱歌的責任落在黃貫中身上,Rock較重,也因而玩得較激,黃貫中的結他愈來愈出色,難得是鼓和低音結他也有表現,三人的默契也極好。
簡單的電子配樂,有時只是一種樂器在背後彈奏,配上David獨特的唱腔,細訴出一段又一段的心情,是他近年走簡約電子路線的最精采作品。從Japan到現在,David都堅守自己音樂意向,這張碟是他的一次成功實驗,標示了他進了另一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