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後可復者也,則事寡敗矣。」(《韓非子.說林下篇》)桓赫這話,是教人做木偶的,意思是:動刀,鼻要做大一點,眼要做小一點;鼻大了,可以改小;小了,就不能改大。眼細,可以改大,眼大要改小,就不行了。
簡單說,就是:「要留有餘地。」做事要留有餘地,做人,也要留有餘地。
這就是為甚麼陳日君主教希望溫總理勸勸董瘟:「請他不要做得那麼絕。」這六年來,他應大則小,應小則大,統率貼身閹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拿七百萬港人試刀,做得太絕了!離「不可復」的「寡敗」之期,不遠了!
有大頭朋友從泰國回來,說:「回來,因為七月一日,要上街。」有甩毛朋友推遲移英日期,說:「延期,因為七月一日,要上街。」向來忍讓的公務員朋友,憤然說:「這一回,我一定要上街!」日前,經澳門大三巴,階下有團體呼籲港人:「七月一日上街!」在茶樓遇讀友,總問:「七月一日,你會不會上街?」典疫,讓港人凝聚;董瘟,原來更教港人同心。
北京人同心抗非典,成功了。如今,該輪到我們向北京,向全世界,展示驅瘟的決心:「我們不要23條!更不要董瘟集團『修訂』的23條!」我會上街去的,最後機會,不去,以後就不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