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角、春卷、油條可致癌

芋角、春卷、油條可致癌

【本報訊】芋角、油條、春卷、炸魚旦……這些美味小食,實在令人食指大動,但原來這些煎炸食物都含有化學物質丙烯酰胺;以油條為例,油炸時間愈長,丙烯酰胺含量愈高,長期大量攝取會導致神經系統受損,更有可能致癌。食物環境衞生署的研究發現,雖然港人每日攝取的丙烯酰胺沒有超標,但仍要注意飲食均衡。

大量攝取損神經
丙烯酰胺是一種化學物質,用以製造塑膠、紙張及化妝品等。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顯示,丙烯酰胺會令動物患癌,但至今未有足夠證據顯示此化學物質令人類致癌。不過,長期攝取高劑量的丙烯酰胺,可令神經系統受損。根據世衞的指引,以每公斤體重計,每日只要攝取不多於五百微克的丙烯酰胺,就不會對健康構成不良影響。
至於丙烯酰胺如何在烹煮過程中形成,至今科學界仍未有肯定答案,只知食物在超過攝氏一百二十度的高溫被烹煮時,即會產生丙烯酰胺。食環署最近完成一項有關丙烯酰胺的研究,比較四百五十種經燒烤、烘焗及煎炸等高溫烹煮食物的丙烯酰胺含量。
研究發現,大部份亞洲食物的丙烯酰胺含量不高,每公斤芋角約含一百九十微克丙烯酰胺,較西式食物如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低,每公斤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達三千微克。研究又發現,以不同溫度及時間烹煮食物,所產生的丙烯酰胺亦有所不同。
計算過港人進食習慣後,食環署發現市民每日攝取丙烯酰胺,以每公斤體重計,平均約為零點三微克,而中學生約為零點四微克,較世衞所訂的最高攝取量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