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非典型肺炎的「戰鬥」終於告一段落,我們是暫時勝利了。曾經恐懼、曾經沮喪,今日以「勝利者」的姿態回望,一切又變得淡然。只是,假若我們發現,「戰鬥」原來永遠不會結束,而你,亦將永不會徹底勝利的話,路,又該如何去走?「被耳鳴24小時疲勞轟炸,對我來說,是一項日以繼夜的抗戰。」蕭芳芳這樣形容她生活上最大的困擾。
在我眼中,蕭芳芳似乎永遠的光芒四射。由黑白的標致女孩,到儍氣的林亞珍,然後是女人四十的影后,護苗基金的創辦人,每一個角色,都叫你印象難忘。我說她的人生精采,她卻說是「活得挺勞碌,但卻挺有意思。」但當你發現,精采背後原來是一場孤獨的搏鬥,又不得不再一次,為這女人喝采。失去了聽覺,無休止的耳鳴,像一個無時無刻讓你情緒跌入低潮的魔鬼,蕭芳芳有她獨特的搏鬥「武器」。「面對隨時出現的『低潮』,最有效的面對方法只有一個:在腦子裏跟自己對話(Self-talk),全講積極的事。樂觀的人Self-talk是積極、正面的。面對逆境,就得先接受逆境的存在,然後調整自己的Self-talk,向好的方面想,日子便會變好了;相反,凡事會愈來愈糟。」
在艱難的歲月過好日子,有時不在於客觀的現實,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為生活賦予一點意義,而蕭芳芳正過着她的「好日子」。「做護苗工作因為幫到人,就覺得日子過得有意義,而且為香港的孩子做一點事,會令這抗戰容易捱一點。」蕭芳芳的「低潮」沒完沒了,放眼現實,又何嘗不叫人洩氣?經濟不景、失業,還有23條,一樣的沒完沒了。我們的女鬥士,又一次發揮她的樂觀本色。「否極泰來是自然的規律,現在香港的情況不是沒有好的轉機,只要領導人早日有明確的方向,最重要是人人抱着積極面對的態度,一切艱難都會煙消雲散。」我也希望,所有的「戰鬥」真的有一天可以結束。
記者:黎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