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到一封頗有趣的來信,讀者David問某專家近日在電子傳媒中表示:「港股每年的波幅大約為2、3千點,以近期港股自4月低位8331點,大幅升至上周10067點高位,累積升幅已達1700多點,故從過往紀錄引證,港股未來的升幅可能不會太大。」David因而詢問筆者此專家之言論是否正確?此話令筆者大感興趣,亦提供本欄之寫作靈感,於是便翻查恒指過往紀錄。
順帶一提,各位讀者的來信,若可為筆者提供寫作靈感,必定會盡快在本欄回覆。假若來信兩三日後,仍不見在本欄討論……,真是對不起了!
在筆者一輪翻查後,終於找到恒指87年至今的數據,於是將之輸入Excel內運算。經一輪計算後,筆者察覺「港股每年波幅2、3千點」之講法不大正確,例如2002年,恒指由5月高位12021點一直下挫至10月低位8772點,高低位相距3200多點。在2001年,港股波幅更厲害,恒指由2月高位16274點一直跌至9月低位8894點,高低位相距7300多點。由此看來,港股每年波幅2、3千點之講法,便不大正確。
綜觀港股由87年至02年(共16年)每年的高低位相距幅度,平均數為3969點,即表示在過去16年大市每年的高低位相距達3969點。以今年為例,假若大市在4月已見底,即4月低位8331點為今年全年低位,以過去16年的平均幅度3969點計算,則今年的高位便可能是12300點,即8331+3969=12300。但各位切勿高興得太早,這方法不大正確。
筆者察覺以每年高低位的差距來預測,準確性不大,主因是在過去16年高低位相距的波幅偏差頗大,例如高低位相距最大的一年為99年,當年恒指由2月低位9000點,一直大幅升至12月高位17138點,高低位相距達8100多點(唉,往事只能回味。現在回想起,當年真是不俗)。另一方面,高低位相距最小的一年為88年,當年恒指高低位僅相差550點,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亦高達2500多點。
筆者不以點數多少來計算,改以百分率計算。在以高位與收市價相比、低位與收市價相比、收市價與前收市價相比、及高低位自行相比等多項不同公式計算後,若以標準差來衡量,則以高低位自行相比的方法較為可取,相信亦會較為準確。至於如何以高低位自行相比來預測今年高位,留待明日再談。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