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怒撤兩名隱瞞疫情高官後,迎來兩個多月政治小陽春,批評隱瞞疫情和探討政治改革的文章紛紛出籠。可是,接連有報刊遭整肅,外界擔心這種開放、寬鬆的政治氣氛,或被新的嚴冬取代。《中國七大噁心》可說是對政治體制和領導人批評得最激烈的文章,其大膽程度、對中國政壇諷刺的力度,歷年僅見。
《七大噁心》現象之首是「領導人萬能論」。「他們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為我等指出一條金光大道,指引我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拜託公僕們除了吃喝玩樂之外能真真正正給國家給民族指出一條光明大道」。這是公開糟蹋領導人。
第二噁心是藝術家厚顏無恥;人大和政協則是第三噁心,質疑現存政制:「看着一群老得連自己姓甚麼都想不起來的人在參政議政,不知是委員個人的幸福,還是國家的不幸。」
第四噁心涉及外交政策。傳媒不斷歌頌卡斯特羅、薩達姆等獨裁者,「上述幾戶人家都算不上甚麼好鳥。咱們交朋友應該交些知書達理的君子之輩,和人(美國)吵架也犯不着找些地痞流氓來幫腔」。
餘下三個噁心現象,分別是「共軍打國軍的影視作品」、「吹牛皮的水平太低」、「感恩戴德的百姓」,批評中共把內戰這場民族災難,描寫成解放戰爭,而政治家意識裏「江山社稷的考慮依然是放在國家民族利益之上」;逢年過節,電視的歌功頌德已成了固定模式:鋼花飛舞、麥浪滾滾、繁忙的碼頭……。
中共嚴密監控下,內地報章仍能刊出這種文章,實在叫人嘖嘖稱奇。顯然,北京的新聞工作者正不斷「打擦邊球」,測試當局底線,即使要坐牢、封舖也在所不惜。
雖然文章導致報章停刊,但暫時不能說中共又走回頭路,這波打壓很可能因應七月一日中共建黨八十二周年,為穩定政治局面而採取的行動,否則打壓的力度應更猛、更廣,作者或要坐牢,更多的自由派報紙或受整肅等。
令人欣慰的是,這篇文章讓我們看到中國的希望,內地傳媒工作者在高壓下表現出驚人的勇氣和承擔,足令本港那些天天替政府塗脂抹粉、為二十三條鳴鑼開道的傳媒人羞愧得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