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財務策劃從大局入手

理財智慧:財務策劃從大局入手

以前坐在銀行櫃位的職員,職位叫做客戶服務主任(CustomerServiceOfficer),主要職責是協助並照顧銀行客戶的需要,日常工作範圍多是為客戶開設戶口、進行樓宇按揭、買賣外幣等等事宜。但現在相同的職位,所處理的服務還多了買賣基金、保險、債券及股票,甚至外滙掛鈎票據等。銀行在報章所招聘的職位已漸漸被「財務策劃」(FinancialPlanning)所取代。
究竟甚麼是財務策劃?對於一般小市民,財務策劃又有否幫助?其實不論年齡、性別,財務策劃對於任何人都會有幫助。也許「策劃」一詞太厲害,有點主動出擊的味道,如果改為財務「計劃」則比較平易近人些。

目的有四點
財務策劃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達到以下四點:
(1)搜集足夠的資料,然後作出合適的投資決定,把資金投放在最適當的地方;
(2)建立一個有效率及健全的財務計劃,包括考慮投資者的需要,例如怎樣分配資金,從而達至財富增值(WealthCreation)或財富保護(WealthProtection)的效果;
(3)為投資者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以滿足他們的要求。例如怎樣從一系列的投資產品中作出選擇,是投資在股票債券,還是外滙?抑或銀行存款?
(4)這個世界並沒有完美的投資計劃。投資策略應該是隨着時間及經濟環境改變而改變,所以財務策略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定時去衡量所訂定的投資計劃是否仍然有效,並作出更改。
以往人們習慣把每樣東西分科,股票還股票、債券還債券,這樣人們只能看到事物的微細部份。而財務策劃則由大局入手,而個別投資產品,只是其中的元素。這種新的觀點,就是財務策劃的要點。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