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救樓市的唯一方法

曾淵滄專欄:救樓市的唯一方法

這幾天孫公頻頻見報,地產發展商、政黨領袖先後會見他,似乎大家都在憧憬着有一個孫十招出現。
上一回,孫九招推出後,樓價的確曾穩定了一段時間,但是,好日子不長,隨着地產發展商不斷地「大出血」式的賣樓,樓價就繼續下跌。
孫九招暫時止住了新的土地供應,可是,從土地供應到樓宇樓花供應仍有3年的時間,換言之,孫九招只能使到3年後的樓花供應減少。
目前發展商手上的樓宇貨尾如果3年內賣不掉,3年後的供應也不見得會減少,因此,停止賣地對目前已經供應過剩的樓市幫助不大。
更何況,雖然政府停止賣地,地鐵(066)與九鐵可沒有停止建新樓,地鐵與九鐵在發展新的鐵路線時,就會自動獲得沿線車站上蓋的土地發展權。當年,港府就利用這個方法使地鐵九鐵可以利用發展車站上蓋土地來發展新路線而不必港府拿錢出來,但是,就是這麼湊巧,今日樓宇過剩期也就是地鐵與九鐵大事擴張期,一條西鐵與機鐵提供了多少土地。整個西九龍填海區處處是建築地盤,將軍澳發展得早,地鐵賺了錢,當年買將軍澳的人就全部變成負資產,再加上馬鞍山線。

怎麼辦?
新地(016)提出政府賣土地時不設發展期,讓地產商自由地決定幾時建好,這對資金雄厚的地產商而言,是做得到的,這個方法不錯,但是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建議。
現在,發展商手上有大量樓宇還沒賣掉,這是既成的事實。供應已經存在,是不可能減少的,唯一能救樓市的方法是增加需求,只有通脹重臨,才能製造為保值而買樓的需求。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