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追牛逐熊不切實際

國際視野:追牛逐熊不切實際

美股是熊是牛,一眾分析員仍眾說紛紜,甚麼250天平均線、50%牛熊分界線等理論盡出,基本上都想證明自己的看法沒錯,令到投資者像霧又像花。
然而兩派分析員為了展示「爭牛奪熊」花拳繡腿招式而不敢大膽捉牛角或抱熊腳,令致投資者平白miss咗千多點(以杜指和恒指計)的升幅,則似乎有點不切實際。
筆者早前已多番指出,喬治布殊能勇奪總統寶座,必不甘於步其父後塵,只當一屆總統而被傳為「佳」話,看看他挑選的內閣成員,往往都是重量級人馬,有些更是歷幾代王朝元老,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矣!
當喬治布殊接上克林頓交下來的「燙手山芋」後,已感覺到(美國經濟)形勢不妙。科網股泡沫爆破,誘發經濟衰退,在聯儲局大幅減息和政府退稅的配合下,力挽狂瀾於既倒,不幸又發生「911」事件,去年又殺出甚麼企業會計醜聞,再震多一震,中正鬼子佬所說:ithappensinthrees,簡直是中國人所指的禍不單行再加屋漏兼逢連夜雨,若不是這班身經百戰的幕僚,問你點頂?

布殊出招求連任
布殊政府運籌帷幄,一一化解之餘,還能為下屆總統選舉作好部署,明知要連任必須搞活經濟,不然將重蹈老布殊之覆轍,遂施展渾身解數,減息、減稅、推低美元、打仗等法寶盡出,更營造氣氛,讓大戶有借口推高股市,光是打完仗股市大多倒升最少30%,已是好理由,何況還有低利率因素支持?歷史告訴我們,為部署連任,歷屆總統任內第3年,股市出現下跌的僅有1939年而已,政經,政、經嘛,只掛追牛逐熊,又豈不流於片面?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