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百日 施政叫好

胡溫百日 施政叫好

胡錦濤、溫家寶執政一百天之際,海內外傳媒均高度評價「胡溫百日新政」,指他們掀起的勤政、親民、務實、革新的政治新風,獲得「二老」(老百姓和老同志)一致讚許。美國傳媒認為,胡、溫意外地成為新式領導人。

胡錦濤在三月十五日當選中國國家主席、溫家寶在三月十六日當選總理,迄今已屆百日。美國《新聞周刊》指出,當初人們普遍認為,江澤民將通過其盟友繼續控制實權。但沙士爆發後,江澤民默不作聲,被嘲笑躲起來,而胡、溫則藉機證明他們處理危機的能力,並贏得了百姓的支持。

處理危機贏公眾支持
報道又表示,從推動官員問責制,將衞生部長、北京市長及海軍負責人革職,到批示查處上海首富周正毅,再因孫志剛事件迅速廢止收容遣送法,胡、溫都顯示了他們推動改革的能力。事實表明,中國可能正在令人意外地誕生新式領導人。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建華也盛讚胡、溫新政「贏得了『二老』一致讚許,令國際社會刮目相看。」對胡、溫而言,獲得「老同志」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他們可左右中共高層的更替,意味着胡、溫的權位漸穩。
陸建華對本港親北京《文匯報》說,在新領導班子上任之初正值沙士疫情爆發,中國的政治、外交、經濟、社會受到負面打擊。如今,中國政府能順利闖過沙士難關,除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已有成就、專業人才及全國民眾努力,更關鍵的是國家社會中樞神經——新一屆領導班子在應對這場危機中表現出色的判斷力、決策力、實施力。

官員問責制逐步確立
陸建華認為,胡錦濤、溫家寶施政一百天來,其「務實親民」精神不僅表現在工作作風上,而且反映在施政內容上;其處事風格既是穩重平易,同時也是雷厲風行的。
上海《外灘畫報》也指出,從張文康、孟學農、海軍司令員石雲生、政委楊懷慶被革職,標誌着官員「問責制」逐步確立,使中國政壇為之一振。
本報記者/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