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昨正式在疫區中除名,為各行各業帶來利好消息,樓市自不例外。雖然有利好消息沖喜,業界仍趁機促請政府為樓市作長遠打算。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黃偉雄認為,樓市須透過控制供應,價格才會穩定。他建議政府應在今年內訂立及公布未來5年的土地供應政策,及協調兩鐵一局批地與賣地時間表。
黃偉雄指出,政府多次出招都是「止咳唔醫病」,現時樓市乃根本性出現問題,需要明確及清晰的房屋政策,才能令市況轉好,吸引基金、投資者以及發展商投資物業市場。
據香港物業報告數據顯示,過去5年私樓落成量,由98年的2.2萬個增至去年3.4萬個,但每年一手住宅銷售量,除98年升至3.1萬伙,平均徘徊在2萬伙。中原預計,今年一手銷售有2.8萬宗,即下半年一手至少賣出1.8萬伙。
除促請政府調控賣地及兩鐵一局供應量在3萬單位之外,他建議,政府應增加置業貸款名額,推動樓市。
另外,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非典淡化去年底政府推出的救市措施,上半年樓市表現欠佳,成交量及呎價均較去年同期下跌,令救市成效並不顯著。
回顧上半年住宅成交宗數,較去年同期大減三成,總值更下跌37%,主要是中價物業交投大減所致,其中樓價300萬至500萬的物業,勁減61%,200萬至300萬的買賣,也下跌51%。
劉嘉輝建議政府應把握時機,縮短現行20個月的樓花期至12個月,令下半年單位供應量減少7025個。延長暫停勾地一年,估計可減少19400個潛在單位供應。最重要的是協調兩鐵批地,將上蓋住宅項目地積比由9倍降低至5倍,單位供應可大幅減少44%,至約3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