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突破性發現 雞鴨互傳變種<br>活鴨H9N2病毒可傳人

禽流感突破性發現 雞鴨互傳變種
活鴨H9N2病毒可傳人

中港兩地大學就禽流感病毒研究出現重大突破,專家首次發現在鴨身上的H9N2禽流感病毒,是由家禽如雞隻所傳染,再在鴨身上變種,並有很大機會能直接由鴨傳染人類。此病毒更帶有接近九七年致命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基因;如可直接傳染人類,有機會引致人類大規模感染。 記者:梁洵瑜

【本報訊】參與研究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這項研究打破了禽流感病毒是由鴨鵝等水禽單向式地傳染途徑,並證明雞隻也是病毒基因組成的源頭,而並不單單是水禽,所以繼取締活鴨鵝在街市出售後,本港應該實施雞隻中央屠宰,減少爆發禽流感的機會。
香港大學與汕頭大學的聯合流感研究中心最近在國際權威雜誌《病毒學雜誌》上發表有關研究,並獲科學上頂級學術雜誌《自然》介紹其研究成果。該中心主任李康生博士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研究分析五百個來自華南地區街市家禽或水鳥的禽流感病毒樣本,結果在鴨身上找到一種與以往不同的H9N2禽流感病毒。

含氨基酸易感染人類
他表示,H9N2病毒已有多次配列(Multiplereassortants),並由家禽傳到鴨身上,其中包括部份病毒基因是來自雞隻,並在鴨身上變種,然後穩定地寄居在鴨體內,帶有病毒的鴨未必會病發。
H9N2病毒更有一些氨基酸,讓病毒易直接由鴨傳染人類,部份病毒基因與九七年導致本港六人死亡的H5N1禽流感病毒非常接近。
李康生指出,這種病毒普遍存在鴨身上,但未知其毒性會否如H5N1般高,可引致人類死亡。他強調,一般H9N2的致病程度沒有H5N1般高,而過去曾有兩人感染H9N2禽流感,患者均能康復。

注射疫苗非全面保障
袁國勇解釋,科學家一向只發現禽流感病毒最先是由水禽開始,然後傳染家禽,再傳染豬隻,由豬隻傳染人類,但九七年的H5N1禽流感反映,病毒已毋須經豬隻傳到人身上,可直接由雞隻傳染人類。
這次突破性發現更指出,禽流感病毒可「喺雞度變咗種之後,倒轉頭傳番畀啲鴨,然後再喺鴨度洗牌變種,就有機會傳畀人」,所以與活家禽或鴨接觸都有機會受到感染。
袁國勇認為,若鴨把病毒傳染人類,確有機會爆發禽流感。他重申,贊成本港雞隻中央屠宰,因雞隻注射疫苗也不能帶來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