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簽署在即,有珠寶業人士估計,單是該行業可為香港製造數千個就業職位;而鐘表業人士則認為,有多少廠家再在港設廠,最終要視乎能否成功開拓內地市場。
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會長李景熹表示,由於國家日漸富強,對中價珠寶需求上升,而在港生產中價珠寶加上零關稅,定能成功開拓內地市場,估計未來一兩年該行業可為本港製造數千個就業職位。
不過,香港鐘錶業總會副主席黃業光則持觀望態度。他表示,鐘表商目前多以原件製造(OEM)或原設計製造(ODM)為主,將產品出口往海外市場,很少涉及批發零售或貿易業務,也不懂內地的分銷網絡,在CEPA推出後如何開拓內地市場,對廠家而言是一個新經營課題。他認為,新協議能否吸引廠家在港設廠生產,最終要視乎他們能否成功開拓內地市場。此外,由於該行業已北移內地十多年,若再在港設廠,根本無法聘得合適技術工人,故希望政府配合容許輸入內地技工,以及為本港勞工提供培訓課程。
他又稱,以往部份廠商都會以內地委託人形式,將貨品內銷,但經常引起商業糾紛,以及中間人食價等問題。CEPA推行後,廠家可直接取得內地經營權,相信這情況將可改善。
他認為,鐘表業相對於其他行業,較受惠於新協議,因為鐘表屬貴價產品,且佔用的廠房面積不大,聘用的員工也不算多,因此也適合作在港發展,並可利用內地的廠房作為後勤支援。至於今年上半年鐘表業的表現,他指出由於美伊戰爭、疫症爆發及廠商被拒出席全球最大的瑞士鐘表展,估計較去年同期下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