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增資本扼殺中小行

投資縱橫:增資本扼殺中小行

港股氣勢如虹,上周曾突破10000關,上周五雖稍為回落,但向上勢頭並未改變,且交投持續活躍,過往數周,港股每日平均成交維持在90億元之上,港股展現一番新氣象。正當業界及投資者對港股未來1年有所寄望之際,市場突傳出證監會可能提高證券行的資本要求,若傳聞屬實,則大大扼殺中小型證券行的生存空間。
有評論指要證券行提高資本金額,對投資者是好事,但對中小型證券行之經營則不利,這是一個利益衝突的問題。表面看來,言之有理,但筆者並不是如是觀。

有利監管 不利市場
大家先要搞清一個根本問題,就是證券市場設立之根本原因,筆者過往已就這問題作多番解說,但監管機構似乎仍然不明白。證券市場為企業集資而設,集資所得用於業務擴展,繁榮經濟,全民獲益,因證券市場之存在而衍生的投資機會,只是衍生出來的次要功能,任何市場的改動都不應本末倒置,打擊證券市場的集資功能。
目前港股市場確實看見不少上市公司時有違規行為,證券行也有經營不善者,但這絕非作出「過度監管」的有力理據。要證券行以昔日倍計的資金經營以保障投資者,對監管者而言自然簡單不過,但這決非好的方法,中小型證券行萎縮或結業,對市場的交投量及發展影響很負面,必然會打擊港股的集資能力,希望證監會三思而行。
監管機構單以加強規管來調節市場風險並不適當,只會激化業界對監管機構之不滿,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