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恆指末日輪的疑問

衍生創富:恆指末日輪的疑問

最近很多投資者查詢恒指輪9663及9667的最後交易日及到期結算安排,筆者希望藉此機會與大家重溫。目前,9663及9667距離到期還有1星期左右,仍屬成交活躍之股證,歸根究柢,可能與其接近「在價」狀態、交投活躍及低溢價有關。
事實上,9663可說是投資窩輪的典範之一,其公眾持貨量曾一度超過10億份。隨着恒指在8400水平徘徊,其股價在4月份曾低見1仙,相信很少投資者預計到恒指能在谷底作強力反彈,連帶9663輪價在短短兩個月內上升逾十倍,盡顯窩輪槓桿效應的威力。因此只要方向正確,風險管理得宜,投資窩輪是可達至以小控大的效果。然而,投資末日輪存在一定的風險,筆者忠告投資者必須量力而為,只宜小注,並密切留意市場環境轉變而作適當的調整。

到期日不是最後交易日
投資者必須明白,窩輪到期日並非最後交易日,所有恒指輪的最後交易日跟股份恒指輪一樣,都是在到期日前的4個交易日。以9663及9667為例,兩者的到期日為6月27日,因此6月23日(明天)就是它們的最後交易日,換言之,投資者在6月24日便不能再作買賣,只打算作短線炒賣的人士要留意這點。
讓我們繼續探討以下兩個相關的熱門題目:(1)9663及9667到期時會怎樣?(2)如果你對大市表現仍保持樂觀,希望可以繼續參與,該怎樣做?
首先是要決定你持有的認股證於到期時是價內或價外。恒指輪一般是以特定期貨合約於到期時的最後交收價位結算,因此,它們最終價值的計算方法有別於股票認股證,不是以到期前5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計算。
顯然,如果指數認購證在接近到期時的收市水平遠高於行使水平,該證便屬於價內,到期時有機會保留一定的價值,當然,你要直至到期日才知道實際結果。認沽證的情況則剛好相反。

價內證到期日自動行使
若果你選擇持有9663及9667至到期日(6月27日),而所持股證又屬價內,你便毋須作出任何行動,因認股證一般會自動行使。恒指輪發行商將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出現金結算金額,並轉帳至你的CCASS戶口內。
9663認購輪
=(6月份期指結算價-行使價)÷兌換比率
9667認沽輪
=(行使價-6月份期指結算價)÷兌換比率
簡單來說,9663認購輪及9667認沽輪持有人必須要6月份期指EAS最後在9600(行使價)以上或在9800(行使價)以下,他們才能收到現金回報。
其次,當認股證的走勢跟你的預測完全吻合,你希望可以繼續持有,可惜該證快將到期,那該如何是好?誠然,對投資者來說,這未必是個愉快的經歷,尤其是當該證長期處於劣勢,在漸入佳境之際,到期日竟然逼近。此時,你應考慮將持貨轉換至較長年期的認股證,即是說,於到期前沽出所持認股證(所以你要知道何時是最後交易日),同時買入另一個跟有關正股或資產掛鈎的認股證。
在眾多年期較長的股證中,應如何選擇?倘若投資者看好大市短期走勢,他們大可考慮一些在價或稍為價外的恒指認購證。這類股證的優點是槓桿比率較高、爆炸力強,讓投資者能藉此放大回報。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