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失學貧童獲助返校園

兩失學貧童獲助返校園

上學讀書,本是孩子的權利,但對於施智龍和明仔來說,機會卻得來不易。十八歲的施智龍,因為家境清貧,多番經歷失學的滋味,目前只能以半工半讀形式求學;四歲半的明仔,生於單親家庭,母親患病兼失業,無力供他上學。兩個孩子,兩個想上學的夢,早前在本報報道下,獲得不少讀者迴響,助他們逐步實現。

個案一
剛剛考完中五會考的施智龍,被問到現時的心情,表現得有點忐忑不安。「信心唔係好大,覺得自己今次嘅表現都係麻麻哋,可能我真係兼顧唔到返工同讀書,不過無論點樣,就算再要重讀,我都唔會放棄。」阿龍語氣堅定地說。

咬緊牙關繼續
由於父親務農,身為次子的阿龍,七歲便要下田協助種花,從小學至中學,他沒有一天可以專心念過書,中四那年因為受到父親的壓力而被迫輟學,直至兩年前毅然離家投靠外祖父母,他才得以重拾書包。
阿龍現時日間在貨倉工作,晚上則讀夜校,雖然體力耗損甚大,但阿龍深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故一直咬緊牙關熬下去。
阿龍奮發向上的精神得到不少讀者認同,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合共收到三萬二千一百元指定捐款,記者日前已轉交到他手中。「真係好多謝各位,其實我𠵱家做緊嗰份工可能只係做到八、九月就冇得做,都有擔心過經濟問題,不過,好彩𠵱家有呢筆錢,個心就定啲;𠵱家我都未有乜嘢打算,望就望唔使再一邊返工一邊讀書,希望可以讀番日校。」阿龍憧憬着說。 捐款編號:C0893

個案二
六月二日,四歲半的明仔終於夢想成真,入讀幼兒班,滿足他對校園生活的好奇。「佢好開心呀,日日返嚟都同我講今日喺學校學咗啲乜,有乜嘢玩,𠵱家睇見個仔有學返,我個心安樂啲。」明仔的母親李女士說。

母子年初重聚
年紀小小的明仔,受過不少苦頭,在內地出生的他,一歲多的時候,父母便因感情破裂而離婚,他自此與母親相依為命。其後李女士隻身來港謀生,明仔便交由親友照顧,直至今年二月,他獲發單程證來港,兩母子才得以重聚。
身兼父職的李女士,來港後原在安老院從事護老工作,奈何月前經歷一場大病之後,她無法再幹粗活,母子生活為此一度陷困,亦沒錢讓明仔入學。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較早前曾撥款六千元助他們應急,近日另轉交讀者捐款合共一萬一千三百一十元給李女士。

感激善長資助
「早排社會福利署已經批咗綜援畀我,不過明仔就唔合資格,𠵱家我哋兩仔乸使一份綜援,夠食就唔夠交學費,明仔今次能夠入學都係全靠你哋,𠵱家重有咁多錢畀我,真係好多謝。」李女士一臉感激地說。
捐款編號:C0882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單親的明仔入讀幼兒班,對校園生活充滿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