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首宗港女疑食海產染霍亂

本年首宗港女疑食海產染霍亂

【本報訊】衞生署昨日證實一名在本月中曾到深圳的將軍澳居民,罕有地同時感染霍亂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成為本港今年證實的首宗霍亂個案,但暫時未知她是否在內地染病。微生物專家相信,病者可能是進食了不潔或未煮熟的海產而感染,提醒市民預防食物傳播病菌。
衞生署昨午公布,病者是居住於將軍澳的三十九歲女子,曾出現腹瀉、肚痛及發燒症狀,上周五入住聯合醫院,現時情況穩定。當局指出,病人在本月十二日曾到過深圳,但由於她在本港和內地曾進食很多不同種類的食物,當局未確定其感染源頭,仍然調查這宗究竟屬本地感染,抑是外地傳入的個案。病者的家人並無病徵,食物環境衞生署已在其住所消毒。
衞生署發言人強調,預防霍亂及其他經由食物傳染的疾病,要徹底洗淨和煮熟食物,尤其是海產。本港去年共證實四宗霍亂個案,其中兩宗是外地傳入的個案。

同時感染兩種弧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指出,副溶血性弧菌在有鹽份的環境才可生存,推測病者多是吃了不潔或未煮熟的海產。他解釋,貝殼類海產透過過濾海水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帶有較多的細菌,市民須煮熟才食用。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稱,同時感染霍亂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情況不常見;由於兩種細菌都可在海水中發現,估計患者可能進食了未經煮熟的海鮮類食物而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