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勝創建(896)分拆自香港興業(480),股權已派送予股東,現與興業無直接關係,市場憧憬香港興業私有化,興勝的表現亦受刺激,畢竟兩者均由同一家族控制,策略可能相同。
截至今年3月止,興勝盈利3017萬元,減3.4%,每股盈利10.6仙,中期息派1仙,末期息1.5仙,全年股息2.5仙。
興勝原為興業的部份業務,經營建築工程、裝修及維修,以及建築材料供應。建築業不景,興勝雖仍獲相當工程,而競爭激烈,利潤顯著下跌,去年營業額增39%,毛利跌15%,毛利率由14.3%跌至8.7%。
建築工程業務增34%,經營盈利減27.4%,裝修及維修工程業務增1倍,經營盈利減28%,建築材料業務增28%,盈利減40%,反映建築業務殊不理想。
興勝有若干資金可供運用,除作存款外亦投資於債券,部份年息且達7.5厘,去年從利息及證券收益860萬元,增加90%,抵銷部份業務的不理想,上年分拆上市負擔717萬元費用,若作出調整,去年業績實際減少21.4%。
興勝分拆上市之後,發展其他業務,包括物業投資、物業發展、管理及健康產品業務等,已購入多層工業中心作投資用途,並向興業購入香港及內地土地93萬方呎,耗資1.8億元,作發展用途,也收購物業管理公司。
去年9月,從中山大學獲得靈芝孢子產品獨家銷售權,以及其他健康產品銷售權,亦經營有關零售連鎖店業務,此業務開始不久,未能提供利潤。
興勝的發展模式,似乎是小興業,只不過興勝以建築為主,而興業則以物業為主,興業將零星發展土地售予興勝,無疑有套取現金之嫌,也有協助發展之意,興勝規模不大,只適宜發展小型物業。事實上,興業亦深知建築業不易經營,既然分拆,查氏家族直接持有股權,在可行情況下,興業仍將協助。
市場在炒興業私有化,若是事實,可能仍將若干業務售予興勝,現價37仙,PE3.5倍,息率6.7厘,數字有吸引,但建築業前景不看好,並非正常的投資對象,不過亦存在若干概念,而成交疏落,只宜小注怡情。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