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家屬護士工會 擬興集體訴訟<br>疏忽港府將面對過億賠償

死者家屬護士工會 擬興集體訴訟
疏忽港府將面對過億賠償

本港昨日維持零感染紀錄,再過一天如無證實個案,明日便可在疫區名單中除名,當局昨日更特別為現時僅存的一宗懷疑個案作血清抗體測試,可惜昨日仍未有報告。雖然除名在即,但大規模追討索償潮如箭在弦,有死者家屬及護士工會正準備向政府進行集體訴訟。 記者:梁洵瑜

【本報訊】無情沙士奪去近三百人的性命,部份非典型肺炎死者的家屬及護理人員協會正考慮透過法律行動,控告當局疏忽,一旦勝訴,當局可能要面對過億元賠償。有醫生工會建議政府撥出十億元向死者家屬發放恩恤,以減低民怨及減少集體索償機會。
可能控告醫院的溫先生表示,其七十八歲母親吳月珍在四月底因為中風而入住北區醫院,其間發燒及肺片有花痕,至上月二十五日不治,當時醫院仍指其母死於中風、普通肺炎及靜脈血管栓塞,翌日院方卻證實是沙士。

「要企出嚟認錯」
他不滿當局一直沒有以非典型肺炎藥物為母親醫治,又指其母屬入院時病徵不明顯的「隱形病人」,後來才承認是因為曾有染病的醫護人員照顧其母親,他正收集有關其母親染病的醫學報告等資料,若理據足夠會入稟法院追討。
他強調「錢銀賠償係其次,最重要係要政府企出嚟承認錯誤,或者由仲裁機構畀番個公道我哋。」他期望聯同其他同類個案作出集體訴訟。

三類人可告政府
護理員協會主席李國麟則表示,下周二舉行特別會議邀請已康復的護理人員出席,屆時將會查詢他們是否有意提出訴訟。該會正搜集資料,追查護士感染非典型肺炎的紀錄,並設計一份表格,將要求感染沙士的護理員在表格上清楚記錄自己感染前至病發時的過程,以及醫院提供的裝備是否足夠等資料,方便日後追究責任。
正協助有意索償者的法律界人士何俊仁指出,三類人可考慮控告政府或醫管局在疫潮中疏忽,其中在高危地方工作,但因防護裝備不足而染病的醫護人員勝訴機會最大;第二類是病人接受的療法不符合先進國家要求;第三類涉及當局知道一些地方傳播疫症,卻沒有採取果斷措施。
他舉例,政府較早時應封閉威爾斯親王醫院,卻沒有這樣做,以致淘大花園大量居民病發。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表示,五名居民正尋求法律意見,考慮控告政府。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梁家騮建議政府撥出數億至十億元,為死者家屬發放補償金或恩恤金,以解民怨,或可減低集體訴訟潮的機會。他表示,政府應理解其責任,一些在醫院交叉感染的病人或淘大花園的居民索償機會較大,當中年輕死者家人如追討成功,政府可要賠償大筆金錢。

明可望除疫區名
疫情方面,本港昨日沒有證實感染及死亡個案,若再無證實個案,本港可在明天符合在疫區除名的要求,即最後一名證實病人已與社區隔離達二十日,但仍有待世衞正式宣布。
至於現時僅存的一宗懷疑個案,病人在六月九日入院,現時情況嚴重,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表示,衞生署化驗室的化驗顯示個案沒有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迹象,昨日再為病人作血清測試以確定病人是否染病。
抗體化驗於昨晚已經完成,但未有報告,據悉,醫生仍要就測試結果作詳細研究,故昨晚未有最後報告,若證實患者染病,本港除名日期要押後至本月二十九日。
現時本港仍有三十四名病人正在接受治療,當中十二人在深切治療部,包括一名私家醫生,其中八人仍要插喉輔助呼吸;另二十二名康復中的病人正在療養準備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