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落車:太協小股東心情矛盾難決定

上車落車:太協小股東心情矛盾難決定

太平協和(438)與嘉里建設(683)分別進行私有化,但兩者股價與建議收購價的差距,大有分別。
■嘉里4月提出私有化,每股出價8.50元,後來加至9.50元。嘉里現價9.35元,較私有化作價低1.6%,這1.6%代表私有化一旦作實買家所賺取的利潤(與持有存款的回報比較略高)。買家亦希望大股東會進一步加價。
太協上月提出私有化,每股出價0.65元。然而,市場價格只是0.60元,低於私有化價格7.7%。若然私有化成功,現時買入股票者可獲利潤,遠遠高於存款收息。
■投資者願意以接近收購價買入嘉里,是認為私有化有一定成功機會,亦希望大股東加價。大股東經市場增持股票,至少證明具有誠意。經市場買入嘉里者,風險是萬一私有化不成,股價可能跌回提出私有化前的水平(4月11日收市6元)。

無貨者不宜沾手
■投資者只願以0.60元買入太協,是認為私有化存在不成功機會,大股東亦非具有誠意,亦認為加價的機會渺茫(公司已發出聲明,表示不會加價)。
萬一私有化不成,投資者以0.60元買入的太協,可能打回原形,跌至0.43元(5月16日收市)。為賺5仙差價利潤,所冒損失的風險是17仙,計落並不化算。
■嘉里小股東較易決定,乾脆將股份在市場出售,無謂承受萬一私有化不成股價大跌的損失。
■太協小股東的決定較費思量。接受私有化,則不甘大股東出價只及每股淨值的3成。經市場出售,則所得只及私有化作價的92.3%。繼續持有股票而在股東大會中投反對票,一旦反對成功,股價回落至0.43元左右。又是與自己的荷包過不去。埋怨主席汪世忠亦不是,若無私有化計劃,則股價不會是0.60元,而是4角餘。
●太協私有化建議文件,遲至下月21日左右寄出。小股東到時看了文件,可能與不看文件並無分別,難作決定,充滿矛盾。非太協股東的股民,不宜入市賺取差價,冒私有化不成股價下跌的風險。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