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強資訊披露如自願公布季度業績後,華潤創業(291)在亞洲區英文財經出版集團InstitutionalInvestorResearchGroup最近一次調查中,獲評為最佳投資者關係及投資者關係最大躍進公司。
▲花旗集團公布,國家外管局已批准該集團的合資格境外投資者(QFII)申請,投資金額則為7500萬美元。
▲亞太衛星(145)澄清公司並無私有化計劃,6月19日多份報章報道有關太衛私有化的傳聞並無根據,受有關消息影響,太衛昨大跌15.6%,收報2.3元。
▲福山控股(639)執行董事蘇國豪(圖)表示,剛簽署的山西煤炭加工廠,可望於1年後投產,料在3年至3年半後回本。該項目總投資1.14億元,福山佔45%權益,年產量可達300萬噸,蘇氏相信於投產後2年可達到此目標。
▲利信達(738)宣布,截至2月底止年度虧損2354.3萬元,去年度虧損則為6439.1萬元;每股虧損5.2仙,不派息。
▲百靈達(2326)宣布,截至3月底止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為2816.1萬元,較去年度倒退12.05%;每股盈利14.1仙,末期息2仙。
▲佳訊控股(030)宣布,截至3月底年度股東應佔虧損,由去年的4571萬元收窄至4140萬元;每股虧損8.9仙,末期息1仙。
▲菱控(8009)宣布,截至3月底止年度虧損為3649萬元,去年度虧損7967.2萬元;每股虧損3.14仙,不派息。
▲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首季本地居民生產總值為313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若,同期本地生產總值則輕微下跌0.4%,但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因此較本地生產總值多出159億元,顯示直接投資收益流入的增幅較流出大,以及有價證券投資收益的淨流入亦明顯擴大。
▲中洲控股(351)及該公司大股東豫港企業的附屬公司豫港財務,遭中銀香港(2388)入稟追討合共約1670萬元。
▲深圳華聯控股股份昨發表的公布指出,屬下江蘇波司登股份申請來港發行H股,已於去年8月16日獲中國證監會同意,同年9月已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港交所對此申請仍在審核中,故早前有關波司登分拆申請遭駁回的報道嚴重失實。
▲科建集團(563)昨日停牌,其後表示,較早時公布於周四舉行的股東大會結果,錯誤地顯示贊成議案的股東數目,實際上持2.95億的股東贊成議案,反對者則持1.03億股,故供股議案仍獲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