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藍籌現價不宜持長線

英之見:藍籌現價不宜持長線

恒指昨日窄幅波動,但以外圍表現而言,恒指走勢已稍遜於預期,筆者不敢再次太早造淡,不過一定不會在現水平追入藍籌股,最主要的理由是前景欠佳、缺乏防守性,一旦市勢逆轉,必定要執行紀律止蝕,千萬不要輕言長線投資。
藍籌股氣勢稍減,中資股及工業股則仍不差,短期似乎會是炒股不炒市之格。現時市勢甚盛,二三線流通量頗佳,亦吸引了甚多短線投機之徒,但個別工業股不覺間已比近期高位回落了10%以上,而回落途中成交甚疏,往往並不是如事先預期中容易脫身。
二三線股流通量改善只是一時的短期現象,所以流通量折讓仍需存在,注碼不宜太大之餘,估值方面亦應該要打一些折扣,以反映這方面的風險。

以普通常識評新股
最近有幾隻新股招股,如何衡量投資價值成為了熱門話題,今次熱潮比較特別,3間新公司都沒有同業公司在港掛牌作參考,最方便常用的同業比較法便派不上用場。
有些人會使用外國同類公司作比較,不錯,這是有參考作用,但一定要小心市場文化不同。香港股票的估值,經常性是低於外圍,在這方面要打一些折扣。
行業獨特,估值方向還是還原基本步,以公司的盈利質素、現金流及增長空間去推敲,個別行業不錯是有獨特的地方,但思考這些問題,理據往往只是普通常識,未必需要專家。
以製造味精的味丹(2317)為例,顧客分成3大類,一般家庭、酒樓及食品加工商,對酒樓及食品加工商而言,價格會是極度重要的考慮,因此味精品牌是有少許優勢。但衡量企業的價值,一定是先以成本為重,估計這個行業會逐漸剩餘少數具生產效益的大規模公司。
至於國內超級市場,盈利質素的考慮在於市場結構的變化,聯華(980)具備先行者優勢,但能否力敵後來者的衝擊,霸佔優越位置的作用有多大,是投資者需要深思及了解的地方。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