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美國有很大機會再次宣布減息,部份投資者可能預計息口將因此見底,故對定息工具的需求有所保留。本專欄先後介紹了多種零售債券,如定息票據、可展期存款證、零息存款證以及股票掛鈎票據和袖珍債券等,都是金額不大的定息品種。但市場上的產品實際上是千變萬化,特別在專業投資者的圈子裏,投資金額如高達千萬元以上者,可選的投資工具可說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今日在此介紹的一種「具上限的浮息存款證」,具備了保本、浮息和高回報率各項特點,最適合對利率稍為看漲的投資者。其主要條款及特性列舉如下(表):
每期派息安排:若R%少於2%,則採用R%計息,否則,採用2%的息率上限計息
1.保本
與股票掛鈎或袖珍票據不同,它屬於保本類別,原則上沒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對於不懂和不看好股票市場走勢、或不能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它更可避免投資風險。
2.浮息
與定息債券、可展期存款證或其他票據比較,它屬於浮息投資。息率定期修訂,按投資者的選擇,每月、每季或其他檔期進行息率調整,以銀行同業拆息「HongkongInterbankOfferingRate,HIBOR」為基準來加減。對於預計1、2年內利率向上的投資者,存款證的息率回報可逐漸遞增,受惠於緩慢的加息環境之餘,更可減低利率風險。
以目前同業拆息約為1.10%計算,存款證首3個月的息率〔R%〕為1.32%(1.10%+0.22%);若3個月後的同業拆息向上調至1.3%,第2次的息率則調整為1.52%(1.3%+0.22%),如此類推。
3.息率上限
若只具備上述「保本」和「浮息」兩大條款,它僅屬於最基本的「浮息存款證」,按道理是不會有高息現象。
存款證往往只能以同業拆息「減」某一息差作為息率,令投資回報吸引力大減。引入「息率上限」條款限制後,存款證持有人將可獲得另一方面的補償,每月或每季息率將可出現同業拆息「加」上額外的息差,以提高存款證的吸引力。
當然,「息率上限」是把浮息「封頂」(Cap),投資者將不能享受日後利率大幅上升的好處。只要息率〔R%〕升破每年的上限要求,計息時仍會採用較低的上限息率,即以2%來計算該期3個月利息,限制了投資回報。所以,若預計未來1至3年內經濟環境變化不大,大幅加息的機會不會出現,則「具上限的浮息存款證」是另一良好的投資工具。
直至目前為止,市面上仍未看到有這類存款證向零售客戶推售。擁有現金較多、具實力的投資者則可直接向銀行提出要求,按本身需要,選取得不同貨幣、年期或息率上限的組合來投資。
投資形式亦可由存款證換成普通的銀行存款而進行。
陳鳳翔
恒生銀行財資服務主管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常務秘書